久久538,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特黄又色牲交视频免费…,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運算律》教案

時間:2024-05-29 08:37:59 教案 我要投稿

《運算律》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運算律》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運算律》教案

《運算律》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7~18頁例1~2,練習四第1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在計算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情景中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能用這兩個運算律解釋計算的理由。

  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數(shù)學知識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景中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例1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板書:9×4=36(個),4×9=36(個)。

  學生觀察板書,思考: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板書:9×4=4×9。

  教師:你還能寫出幾個有這樣規(guī)律的算式嗎?

  板書學生舉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1:兩個因數(shù)交換位置,積不變。

  學生2:這就叫乘法交換律。

  教師: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換律嗎?(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教師:如果用a、b表示兩個數(shù),這個規(guī)律可怎樣表示呢?(a×b=b×a)

  2.教學例2

  出示例2情景圖,口述數(shù)學信息和解決的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解題思路和方法。

  全班匯報,教師板書。

  (8×24)×68×(24×6)=192×6=8×144=1152 (戶)=1152 (戶)

  學生對這兩種算法進行觀察、比較,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板書: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觀察算式,有同樣的特點嗎?每排的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嗎?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書: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誰能說出這幾組算式的規(guī)律?

  學生1:每個算式只是改變了運算順序。

  學生2:每排左、右兩個算式計算結果相等。

  學生3:三個數(shù)相乘,先算前兩個數(shù)的積或者先算后兩個數(shù)的積,值不變。

  教師:誰知道這個規(guī)律叫什么?

  教師板書:乘法結合律。

  教師: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shù),可以怎樣表示這個規(guī)律?

  教師板書:(a×b)×c=a×(b×c)。

  教師:這個規(guī)律就叫乘法結合律。

  小結:同學們,我們一起總結出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下面看同學們會不會用。

  二、課堂活動

  1?練習四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說出依據(jù)。

  2?連線。

  (學生獨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都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運算律》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23頁例5,練習五第2~8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運用乘法運算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上節(jié)課學習了乘法分配律,誰能分別用自己的話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來學習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用簡便方法計算102×45,32×27+32×73。

  教師: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可以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嗎?(學生觀察思考,獨立嘗試計算)

  學生計算后匯報,教師板書如下:

  (1)①102×4

 、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32×27+32×73

 、邸=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后,在全班交流)

  (1)你認為每個題的哪種算法最簡便?為什么?這種簡便算法的依據(jù)是什么?

  (2)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小結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

  1.基本練習

  (1)練習五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口算題。

  (2)填空。

  鞏固練習

  (1)練習五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練習五第4題:學生根據(jù)題中所呈現(xiàn)的'信息獨立解決問題,然后思考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練習五第8題:學生根據(jù)情景圖中所呈現(xiàn)的信息先獨立思考解決,對有困難的可在小組中討論解決。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說出自己解題的思路。

  3.發(fā)展練習

  練習五思考題,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先在小組中商量解決,最后全班反饋,要求說出思考過程。

  4.課堂作業(yè)

  練習五第2,3,6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運算律》教案3

  教學內容:

  復習、梳理第二單元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進一步梳理單元知識,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回憶、梳理的方法,小組交流展示。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重點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靈活應用。

  教學準備:

  練習題、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面復習了加法的運算律,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一下乘法的運算律。

  二、回顧乘法運算律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乘法有哪些運算律?

  小組交流,并寫出乘法的運算律。(并說說其內涵)

  小結(課件出示):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乘法的交換律:a×b=b×a 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a÷b÷c=a÷(b×c)

  三、知識的應用。

  課件出示:

  火眼金睛辨對錯。并指出錯誤之處,再改正。

  1、13×(4+8)=13×4+13×8 ()

  2、(a+b)·c=a+(b·c)()

  3、12×4×4×13=4×(12+13)()

  4、78×101=78×100+78 ()

  5、120÷5÷4=120÷(5×4)()

  6、59×80=59×8×10 ()

  四、學生做強化練習。練習紙,實物投影展示。

  125×7×823×25×432×25380÷5÷2 420÷(5×7)270÷45 12×105135×6+65×685×199+8599×15164×9-64×980-8×25 125×48+125×53-125201×46-46

  五、課堂總結。

《運算律》教案4

  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運算律和性質,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單運算。

  2、能根據(jù)題目靈活運用四則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

  3、能理解四則運算中的數(shù)學術語,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掌握和靈活運用四則運算定律和性質。

  2、難點:選擇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同學們:計算一直是我們學習數(shù)學的最大困擾,有沒有什么方法能使計算簡便一點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運算律》吧。

  一、 我們學過了哪些有關整數(shù)的運算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來嗎。下面讓我們用多種方式來驗證這些運算律的合理x##b。請同學們看課本76頁第1題。小組討論一下,你是怎樣驗證的?

  活動一:用多種方式驗證這些運算律的合理性。

  你知道淘氣是怎樣驗證“加法結合律”的嗎?(舉例子法)你呢?

  笑笑又是怎樣驗證“乘法交換律”的?(實際問題法)你呢?

  樂樂又是怎樣驗證“乘法分配律”的?(面積模型法)你呢?

  還有“加法交換律”和 “乘法結合律”請同學們自己回去驗證。驗證的方法多樣,有的利用舉例法,有的利用情境法,有的利用圖解等。

  (教學反思: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促使學生在探索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

  通過驗證這些運算律,相信同學們心里踏實多了。下面我們來運用一下。

  試一試:下面的計算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86+35=35+86 ( ) 72+57+43=72+(57+43) ( ) 76×40×25=76×(40×25) ( ) 125×67×8=125×8×67 ( ) 46×37+37×54= 37×(46+54 ) ( ) 4×8×25×125=4×25×(125×8) ( ) 437-161-39 =437-(161+39) ( ) 127÷25÷4=127÷(25×4) ( ) 前面我們學的那些都是有關整數(shù)運算的運算律,其實生活中還會遇到其他數(shù),像分數(shù),小數(shù)……同學們請看兩組算式。 二、出示課本第3題,然后讓學生讀,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學生感知;滿足數(shù)的運算的需要也是數(shù)擴充的重要原因,也是產(chǎn)生負數(shù)和分數(shù)的重要原因,從而拓展學生對分數(shù)和負數(shù)的認識,加深對分數(shù)、負數(shù)意義的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與“數(shù)學萬花筒”聯(lián)系起來,先讓學生查閱有關數(shù)系擴充的資料,互相交流學習,然后看教材提供的問題,真切感受數(shù)系擴充的必要。 (教學反思:從運算的角度引導學生對“數(shù)”進行再認識,這是對學生認識的提升。)

  可見,滿足數(shù)的運算的`需要是數(shù)擴充的重要原因。那么,有關整數(shù)運算的運算律對于小數(shù)、分數(shù)的運算還會適用嗎?請看下面幾組式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活動二:在○里填上“>”“= ”“<”。

  1.2+1.8 ○ 1.8 +1.2

  38 + 58 ○ 58 + 38

  0.8×1.3 ○ 1.3×0.8

  35 × 53 ○ 53 × 3 5

  (0.9×0.4)×0.5 ○0.9×(0.5×0.4)

  (3.2+2.8)×0.6 ○3.2×0.6+2.8×0.6

  ( 23 -12 )×12 ○12 ×23 -12 ×12

  歸納總結:整數(shù)運算律對于小數(shù)、分數(shù)運算也同樣適用。 那就讓我們帶著它走進“數(shù)學城堡”吧!看誰的收獲最大。 三、鞏固與應用

  1、課件展示,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鼓勵學生在運算的過程中熟悉運算律的“結構”,同時培養(yǎng)簡算的意識。

  第一組計算:(小組評議)淘氣是這樣算的。

 、 46+32+54

  ②546+785-146

 、0.7+3.9+4.3+6.1

  ④ 25×49×4

  第二組計算:(學生板演,集體評議)笑笑是這樣算的。 ⑤ 8×(36×125)

 、 8×4×12.5×0.25

  ⑦ 2.7×4.8+2.7×5.2

 、 905×99+905

  第三組計算:(學生點評)樂樂是這樣算的。

 、 4.37 + 18 + 0.63 + 78

 、 10.47-5.68-1.32

  (11) 4.8÷2.5÷0.4

  (12) 36×( 3 4 + 49 - 56 )

  2、課本77頁“鞏固應用”第2題,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熟悉運算律。通過不同解題方法的比較,使學生再次體會乘法分配律。

  (教學反思:結合具體情境體會運算律的正確性,有利于學生掌握算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五個定律: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c-bc

  兩個性質:

  減法的性質: a-b-c=a-(b+c)

  除法的性質: a÷b÷c=a÷(b×c)

《運算律》教案5

  完成本節(jié)課《有理數(shù)加法》的課堂教學后,回首反思,金沙并存,現(xiàn)將我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情況概述如下:

  亮點有四:

  1、課題的引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取提問的方式,由學生小學階段所學過的自然數(shù)的加法開始,提問學生:當初中階段引入負數(shù)以后,如果你是教材的編寫者,你會安排哪幾種形式的加法?這樣學生很快會想到“正+正、正+負、負+正、負+負、0+正、0+負”幾種形式,而后自然地提出:“同號相加、異號相加、0加任何數(shù)”這三種類型,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分類思想;

  2、嘗試探究的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才用借助數(shù)軸導學案自主嘗試的形式,點在數(shù)軸上的移動學生已經(jīng)學過,設計問題時涉及到向左、向右移動問題學生自然會聯(lián)系到數(shù)軸,這樣根據(jù)題意列出式子,借助數(shù)軸很快的就能得出運算結果。既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又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知識遷移和劃歸借鑒也是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3、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的得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先將學生嘗試探究中的幾個式子以及結果全部羅列出來,讓學生觀察形式特征,猜想結果與形式之間的關系,大膽提出想法,然后舉例用數(shù)軸加以驗證,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只負責幫學生把想說的話板書出來,這極大地提升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了數(shù)學當中好多法則規(guī)律,都是經(jīng)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而得出的,同時又提升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一個一般方法。

  四是,在對本節(jié)課的小結處理,小結由學生自己總結,在學生總結后加以強調,為確保運算結果的.正確性,運算中應先確定符號,再計算結果。這樣就把圍繞初中學生的一個大難題“符號問題”加以弱化,已給學生指出了一個簡單檢驗的方法。

  金無足赤,課亦不可能絕對完美,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完美的課。閃過亮點之后,需要改進的有四,如:

  1、考慮上課時限問題,沒有深入展開,致使有部分學生思維以及理解沒有跟上,從課后的練習反映出有幾個學生運算中還是存在問題。

  2、口算展示的時候,沒有進行象開火車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都出來展示,而是讓幾個人代勞了。

  3、個人上課有些儀態(tài)上有些隨性,這樣會讓學生覺得不嚴謹,可能會滋生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

  4、板書上有些凌亂,缺乏合理規(guī)劃。

  記得有位導演在問到哪部作品拍得最好時,他說道:“下一部”。任何事物都是“玉”與“瑕”共存的,只有經(jīng)過了,再回首,才會發(fā)現(xiàn)“瑕“于何處,我們要做的不是掩“瑕”,而是要借“瑕”去“瑕”,避免同樣的“瑕”再次出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進步和提升!八嚭o涯,術無止境”只有不斷的總結反思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運算律》教案6

  內容分析

  課本54-55頁上的內容及數(shù)學配套上的相關練題。

  課時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初步理解乘法結合律。

  2、初步感知應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發(fā)展應用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乘法結合律的探究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理解乘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

  能運用乘法結合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媒體選擇

  PPT

  教學活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

  23×3= 70×5= 13×100= 25×4= 125×8=

  師:有誰愿意試一試,直接告訴我答案

  生1:69;350;1300;100;1000。

  師:好!請坐,太棒了!

  二、探究體驗,經(jīng)歷過程。

  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可能說:含有相同的乘數(shù),積相等;都用乘法計算,但運算順序不同。

  師:任意三個數(shù)連乘,改變運算順序,積都不會變嗎我們來找出三個數(shù),算算看。

  先獨立舉例子,再在小組內交流,說說想法。為了節(jié)省時間,遇到較大的數(shù)可以借用計算器。

  生匯報列舉的等式。先展示,再板書。

  師:剛才大家列舉了那么多的算式,三個數(shù)相乘,雖然運算順序變了,但結果怎樣(不變)

  師:同學們來觀察這些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例2),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些算式的意義嗎

  學生嘗試回答。

  師:其實把大家剛才說的共同點總結起來,就是數(shù)學中的乘法結合律。

  師:如果用a、b、c三個字母分別表示這三個數(shù),你能寫出乘法結合律嗎

  學生口頭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結合律。

  (a×b)×c=a×(b×c)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把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過程用語言表示出來,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舉例驗證——概括規(guī)律”。以后,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規(guī)律。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吧。

  板書設計

  根據(jù)老師講課適當板書

  作業(yè)設計

  完成本節(jié)課題。第四單元運算律

  課題

《運算律》教案7

  六年級下冊《運算律》教案

  教學內容

  教材79頁運算律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加法運算律和乘法運算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

  2.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tài)度

  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并掌握加法運算律和乘法運算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

  2.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

  教法學法

  自學與合作相結合、講解與互幫相結合。

  教學準備

  收集一些學生平時做錯的例子,多媒體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我們學過了哪些有關整數(shù)的運算律?(用提問的方式復習)

  2.它們有什么作用?

  (二)系統(tǒng)復習

  1.回顧和總結學過的整數(shù)運算律。(顯示,分別復習運算律的文字敘述,和字母公式)

  (1)加法交換律 a+b=b+a

  (2) 加法結合律 (a+b)+c=a+(b+c)

  (3) 乘法交換律 ab=ba

  (4) 乘法結合律 (ab)c=a(bc)

  (5)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 (a+b)c=ac+bc

  2.用多種方式驗證這些運算律。(完成79頁第1題的第2小題,由學生自告奮勇回答書上的題目,由其他全體學生判斷正確與否),

  3.認識到整數(shù)運算律在小數(shù)、分數(shù)運算中仍然成立。(完成79頁第2題,四人小組合作,互相舉例說明,然后推選代表到講臺上展示)

  4.感受在數(shù)系的擴充過程中,人們總是希望在新的數(shù)系中運算律能盡量地成立。

 。1)出示79頁鞏固應用的第1題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自己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結果)

  (3)交流。(滿足數(shù)的運算的需要也是數(shù)擴充的重要原因,也是產(chǎn)生分數(shù)和負數(shù)的重要原因,從而拓展學生對分數(shù)和負數(shù)的認識,加深對分數(shù)、負數(shù)意義的理解。)

 。4)數(shù)學萬花筒。(自主閱讀)

  三、習題設計(貫穿于教學過程)

  1.選用合適的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46+32+54 0.7+3.9+4.3+6.3 25╳49╳4

  8╳(36╳125) 8╳4╳12.5╳0.25 546+785-146

  【設計意圖】這是六道運用運算律解決計算題的基本題目,主要考察學生掌握運算律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在下面做,然后選六個學生上臺演板,請學生自己上臺講評。

  2.用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計算下面各題

  2.7╳4.8+2.7╳5.2 905╳99+905 13╳10.2

  【設計意圖】在下面就有學生反映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掌握的不好,因此增加了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的練習。在學生練習完以后,仍然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掌握的不好。我增加講述一個小故事幫助學生記憶。故事是:說一個父親有一大一小兩個兒子,過節(jié)了父親去大兒子家走親戚,當然不能偏向也要去小兒子家走親戚呀。其中父親是乘法分配律的一個數(shù),而兩個兒子就是那兩個加數(shù)。要去兩個兒子家也就是要和兩個加數(shù)相乘。通過這個故事避免學生做乘法分配律時的丟項問題。讓學生互相講著聽,再一次體會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

  板書設計

  運算律

 。1)加法交換律 a+b=b+a

  (2) 加法結合律 (a+b)+c=a+(b+c)

  (3) 乘法交換律 ab=ba

  (4) 乘法結合律 (ab)c=a(bc)

  (5)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 (a+b)c=ac+bc

  教學反思:

  在學生練習完以后,仍然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掌握得不好,我們還可以增加一個故事,來加深學生對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的理解。有父子三人分別代表三個數(shù),其中父親是乘法分配律的一個數(shù),而兩個兒子就是那兩個加數(shù)。要去兩個兒子家也就是要和兩個加數(shù)相乘。通過這個故事避免學生做乘法分配律時的丟項問題。讓學生互相講著聽,再一次體會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

《運算律》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理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

  (2)有理數(shù)加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索有理數(shù)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律。

  (2)利用運算律進行適當?shù)耐评碛柧殻鸩脚囵B(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交流、歸納、總結有理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體會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2)通過運用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解決實際問題,來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重點有理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

  難點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以前學過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在有理數(shù)的加法中它們還適用嗎?計算 30+(-20),(-20)+30。

  兩次所得的和相同嗎?換幾個加數(shù)再試試。

  計算:-7+2 (-10)+(-5)

  二、探究新知

  1、填空

  (1)4+(-8)=____, (-8)+4=_____所以4+(-8)____ (-8)+4

  (2)(-9)+(-6)=____,(-6)+(-9)=___所以(-9)+(-6)____(-6)+(-9)于是可得a+b=_______

  2、

  (1)[2+(-3)]+(-8)=_______ 2+[(-3)+(-8)]=_______

  (2) (-5)+[7+(-2)]=______ [(-5)+7]+(-2)=____________于是可得(a+b)+c=________

《運算律》教案9

  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上冊P:59—60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簡便計算。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簡便計算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從課題出發(fā):“加法運算律”是哪些運算律?說出相應的字母表達式及其意思

  板書:a+b=b+a (a+b)+c=a+(b+c)

  2、搶答小比賽:比比誰最快說出三角形角上三個數(shù)的和。

  并說說先算什么,體會“湊”的思想。(板書:湊)

  3、舉例:46

  師:你能說出哪些數(shù)和46湊成整十,整百……?

  師:看來連加中也藏著不少學問,可不是那么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如何使運用加法運算律使計算更加簡便。

  [復習分為兩部分,一是運算律,二是滲透簡便運算中“湊”的思想。搶答比賽可以激活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從而帶動新知學習,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一開始能有一個比較活躍的氛圍。]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圖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將題意說一遍?

  師:你會列式解答嗎?寫在練習本上。

  交流各自算法并相應板書: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129(人) =29+100

  =129(人)

  師:比較這兩種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再次強調“湊”)

  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優(yōu)化算法,體驗簡便運算的優(yōu)點

  2、試一試

  出示題目:69+75+25 78+(47+22)

  師:先觀察,怎樣才能簡便運算?

  師:你想將誰和誰湊在一起?怎樣才能湊在一起?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誰能具體地說一說?誰再來說一說?

  著重講第二題的運算律的應用:先運用加法交換律,將78和22靠近,再運用加法結合律,使78和22先算。

  師:請在練習本上寫出過程。

  展示交流

  [試一試,先讓學生說,再完成在練習本上。主要是想通過說,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而不總是停留在“完成作業(yè)”的層次上。在明確了每一步的意義及所用的運算律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練習。]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比一比,看誰能很快說出每組氣球上三個數(shù)的和?

  調換書上氣球的順序:64 19 36 38 18 32 79 59 21

  師:你是先算誰和誰?為什么?

  38 18 32 師:你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79 59 21師:你有不一樣的想法嗎?哪一種更好呢?(當方法多種時,選擇最簡便的方法)

  拓展:361+72+439+128

  師:這一題,你想如何解決呢?

  2、“想想做做”第4題

  師:打開書,完成第4題。只觀察,用小弧線將先算的.兩個數(shù)連起來,比比哪組完成得又好又快。

  獨立完成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A:出示:175+201

  師:這一題你能簡便運算嗎?

  只有兩個數(shù),如何湊呢?

  換個思路,可不可以先“拆”?

  拆誰?

  出示:175+199

  師:你想對哪個數(shù)動個小手術?

  出示:238+402 354+102 105+216

  354+298 204+499 216+99 (對書上第3題稍加改動)

  師:同桌先互相說一說,你打算對每題中哪個數(shù)動手術,怎么動?哪一種方式更好?(體會對接近整百的數(shù)動手術的優(yōu)點)

  分組完成在練習本上

  B:拓展:361+72+439+128

  師:這一題,共四個數(shù),你又想如何解決呢?

  C:拓展:1+2+3+4+……+100

  師:一百個數(shù)呢?

  講數(shù)學王子高斯7歲時運用簡便運算計算1加到100的故事

  D:(100+a)+(100+a)+(200+b)+(200-b)

  師:你能迅速說出這一題的結果嗎?

  4、“想想做做”第6題

  師:獨立完成第6題,并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1、加數(shù)都是200,另一個加數(shù)越大,和越大

  被減數(shù)都是200,減數(shù)越大,差越小

  2、把兩個得數(shù)加起來,結果都是400

  把兩個結果相減,結果分別是20、40、60……

  [在練習的過程中,著重于讓學生通過“先觀察不動筆”“同桌相互說”等方式,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而不總是“筆動”。用“思維的動”代替“筆動”,并用語言將思維的過程表述出來,從多方面促進學生的思考。]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布置課堂練習:“想想做做”第2題,第5題

  20xx-11-13

  教學反思:這一節(jié)是一人一課。課前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本課結束之后,感受比較深的有這樣幾點:

  1課堂語言要多“磨”

  數(shù)學課堂的語言以科學,簡潔,嚴謹為第一要義。另外還要富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啟發(fā)性。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表揚,一個過渡,一個追問,都要做到言而不廢。

  《張興華和他的弟子們的座談會——我們的成長經(jīng)歷》中就提到了對于課堂語言的磨練。徐斌老師為了將自己的課堂語言更能為低年級學生所接受,堅持每天聽鞠萍,孫敬修的童話朗讀磁帶,我們又為何不可在課前將課堂上所講的每句話磨上幾遍呢?

  2教案設計要多“思”

  在教案設計過程中,要學會多向自己提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有嗎?有沒有更好的?明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杜絕課堂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象,使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墒菃l(fā),可是新授,可是練習……

  在教案設計的過程中,另外還要多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要讓每一個設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而不僅僅讓教案成為一紙空文。

  3學生思維要多“動”

  數(shù)學是思維的運動。而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僅僅停留于完成作業(yè)的層次上,因為思維過程不是一個可以量化衡量的物體。所以只有通過學生的說,通過學生的看來體現(xiàn)。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表述得清晰,完整,同樣能反映一個學生的思維過程。

  另外在設計練習過程中,我強調學生不動筆,讓學生先觀察思考,再討論。觀察也是一種幫助學生思考的方式。而許多學生并未意識到觀察的重要性,也未曾認真觀察過,以致在作業(yè)中常有題目未讀,或讀不懂就下筆的情形,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讓學生多觀察,以察促思。

《運算律》教案10

  一、素材的選取。

  本單元我們選取的素材是高速運轉的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和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選取這個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濟南長途汽車總站,連續(xù)多年創(chuàng)下旅客發(fā)送量、發(fā)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項全國第一,被稱為“中華第一站”。 據(jù)說濟南長途汽車站占地110畝,日客流量4萬多,客票年收入達到4—5億元。1999年被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授予“中華第一站”稱號,這個榮譽一直保持到今天。

  (2)山東的高速公路全國聞名。 說起山東的高速公路來,在全國是的,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據(jù)有關經(jīng)濟專家研究,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與其公路的優(yōu)劣,成正相關?梢姡沂〗(jīng)濟之所以能夠高度發(fā)展,尋其原因,不言而喻。

  (3)以比較真實的數(shù)據(jù)為素材,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價值。 本單元提供的數(shù)據(jù)與第一單元一樣,都是一些真實的數(shù)據(jù)。旨在說明交通生活中也實實在在存在著數(shù)學,數(shù)學無處不在。

  二、本單元的情景串。

  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

  依次是: 單元知識分析 單元教材解讀 信息窗1的解讀 已學的知識 乘法的認識 整數(shù)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下52×47-50×47 用字母表示數(shù)(四上1) 加法運算律 (四上1) 一般行程問題 (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時間、速度三者 數(shù)量關系。 本單元新學知識 乘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乘法分配律(相遇問題) 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后續(xù)學習的知識 乘法運算律在小數(shù)和分數(shù)計算中的推廣 用方程解行程問題 (山東版有關行程問題的學習都安排在簡易方程單元。) 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 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

  1、情景圖的解讀。

  此信息窗的題目為“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情景圖上呈現(xiàn)的是一幅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真實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張20xx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大巴車中巴日發(fā)送旅客情況統(tǒng)計表。

  2、情景圖中的信息。

  是2組數(shù)據(jù):

  (1)平均每天發(fā)車的數(shù)量

  (2)平均每車次的乘客人數(shù)。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

  本信息窗一共有3個例題,包含的知識點分別是:

  (1)乘法結合律。

  (2)乘法交換律。

  (3)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乘除法各部分的關系。(第六題)

《運算律》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學會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應用定律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什么叫乘法交換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⒉什么叫乘法結合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3、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碧釂枺何覀儗W習的乘法交換律在我們學習中有什么應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指名板演。

 、蔡釂枺何覀儗W習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還可以為我們的學習帶來哪些方便呢?

  a) 請同學們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b) 指名說說每題用了什么運算律?為什么要先將這兩個數(shù)相乘

  c) 小結:幾個數(shù)相乘,可以應用定律,將得數(shù)為整十整百的兩個數(shù)先乘。

  3、完成想想做做第題

  a) 出示:25*24 45* 1236*15

  b) 比較兩組中的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當兩數(shù)相乘時,不能很快口算出結果進,我們可以將一個因數(shù)看成是另外兩個因數(shù)相乘的形式,注意:把一個數(shù)分成兩個數(shù)后,一定要有兩個數(shù)的.積是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才簡便

  c) 練習:

  在框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35*18=35*() 16*15=16*( )

  45*12=45*( )18*25=18*()

  125*32=125*( ) 25*24= 24 * ()

  用簡便方法計算

  45*18 28*15 25*12

  三、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運算律》教案12

  教學內容

  課本56-57頁上的內容及數(shù)學配套上的相關練習知識與能力

  1、能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應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簡便,發(fā)展應用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究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合情推理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媒體選擇

  PPT

  教學活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探究學習 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1)、3×10+5×10=(3+5)×10=

  2)、4×8+6×8=(4+6)×8=

  我發(fā)現(xiàn):

  2、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3、用簡便方法計算。

 。60+25)×4 78×69+22×69 28×99+28 69×102 85×98

  【導學解惑】:

  1、請?zhí)岢瞿愕膯栴},大家一起來解答。

  2、請記錄下你認為特別有意義的題。

  【當堂檢測】:

  下面的算式分別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5×34 = 34×25 ( )

  7×2×5 = 7×(2×5)( )

  2×4+2×6=2×(4+6)()

  用簡便方法計算。

  76×62+24×62 156×99+156 127×101

  【課后反思】:

  1.想一想,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還存在哪些問題?

  2.問一問自己:“今天,我主動學了嗎?”

  板書設計

  根據(jù)老師講課適當板書

  作業(yè)設計

  完成本節(jié)課題。第四單元運算律

  課題

《運算律》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2、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定律的認同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構知識。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shù)的運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根據(jù)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合理靈活地使用乘法運算定律,體驗運算定律的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懂得乘法交律換律和結合律的算理,會用字母表示。

  教學難點:

  靈活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設境導入

  1、同學們,大家好,我們知道,現(xiàn)在全國都在開展中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你們知道小學生每天在校要保證多少長的運動時間嗎?(1小時)

  2、據(jù)我所知,你們學校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校每天都要統(tǒng)計參加各種活動的人數(shù),這就要用到加法和乘法等一些運算,為了使統(tǒng)計又快又正確,就要用到一些運算定律。在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們認識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3、誰能說說什么是加法交換律?什么是加法結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ㄉ鸷髱煱鍟杭臃ń粨Q律:a+b = b+c

  加法結合律:(a+b)+c = a+(b+c))

  4、學生們都學得很好,今天吳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乘法的'運算定律(板書:乘法運算定律),大家有信心學好嗎?

  二、自主探索、建構新知。

  1、教學乘法交換律

 。1)出示P61主題圖。

  (2)這是實驗小學四(7)班第一小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圖片,從圖片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從圖片中,你知道讓我們求什么問題?

 。4)如何求呢?還可以如何求?

 。ò鍟5×3 =15(人)3×5=15(人))

  (5)觀察這兩種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6)它們的積相同,說明這兩個算式可以用什么號連接起來?

  (7)你還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等式嗎?(生答師板書)

 。8)計算驗證。

 。9)觀察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大家在小組里說一說。

 。10)組織匯報。

 。11)根據(jù)這些特征,你還能說出含有這樣規(guī)律的等式嗎?好,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報算式,你們說出和它相等的另一個算式。(后師生交換角色)

 。12)剛才大家說得又對有快,下面老師再出兩個難一點的,你們會嗎?

  板書:1。5×2 =  1/2 ×1/3 =

  (13)像這樣的等式能說完嗎?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表示這樣規(guī)律的等式呢?(板書:a×b = b×a)

 。14)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個運算定律呢?

  師: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15)同學們,在我們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應用過乘法交換律,你知道在什么地方用過乘法交換律?

 。16)練習:列豎式計算并運用乘法交換律進行驗算。17×15

  2、教學乘法結合律:

  (1)出示題目,引導審題。

 。2)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試一試。

  (3)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4)組織匯報,并說說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5)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能用等于號連接起來嗎?

  (6)你還能照樣子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試一試。

 。7)觀察這些等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8)組織匯報,師總結:三個數(shù)相乘,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同第一個數(shù)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1)誰能用字母表示乘法運算定律?

 。2)這里的a、b、c可以代表那些數(shù)?

  3、練習

  (1)出示P62想想做做1;引導審題。

 。2)指名回答

  4、練習

 。1)出示P62想想做做;

 。2)分組進行練習;

 。3)組織匯報

 。4)比一比,哪種算法簡便一些?為什么?

  5、教學試一試

 。1)出示P62試一試引導審題;

  (2)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嗎?試一試(1、2兩組做第1題,3、4兩組做第2題;

  (3)組織匯報;

  (4)為什么說這樣計算簡便一些?

 。5)應用了什么定律?

  三、練習鞏固形成技能

  1、P62 3

  ①多媒體出示,引導審題②指名回答,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P62 4

  ①獨立練習;②評析;

  3、請你做回小裁判

  (1)14×8×5在簡便計算時,應先計算14×8…………()

  (2)25×17×4=(25×4)×17,這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ǎ

  (3)35×5×2=(35+5)×2 …………()

 。4)在計算15×8×6時,下面的算法都屬于簡便方法…()

  15×8×6     15×8×6

  =(15×8)×6=(15×6)×8

 。120×6=90×8

  =720=720

  四、全課總結

  1、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獲?

  3、你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有什么評價?

《運算律》教案14

  【教學內容】教材第59~60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

  理解加法的運算率

  【教學難點】

  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加法中的兩個運算律,誰能來說一說?

 。ǹ梢韵入S學生回答寫出字母表示的等式,再說說其意思。)

  用加法交換律,我們可以進行驗算。用好這兩個運算律,我們可以使計算簡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知識。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圖,看后指名說一說表格中的信息

  要求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跳繩比賽,你是怎么算的?寫在自備本上。

  交流各自的算法。可能的情況:

 。1)29+46+54

  =75+54

  =129(人)

  (2)29+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比較這兩種做法,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試一試:

  你能用簡便方法計算嗎?學生獨立寫在書上,再指名板演在講評的時候,注意書寫的規(guī)范,要把簡便的過程寫清楚還要讓學生說清楚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三、完成想想做做

  1、你能很快說出每組氣球上三個數(shù)的和嗎?

  先可以請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再交流。

  比如第一組和第三組可以做一個對比。第一組32可以分別和18或是38湊成整十數(shù),所以兩種方法都是可以的。而第三組21雖然都可以和59、79湊成整十數(shù),但相比,和79能湊成的正好是100,計算就更簡便了。所以當方法多種的時候,最好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

  2、這樣簡便就怎樣算

  舉例:175+201

  指名說清楚過程。其他學生再和同桌一起邊說,邊完成書上剩下的練習。

  3、分別算出下面三戶人家今年四、五、六月用電的'合計數(shù),填在表里。

  填寫的時候,要提醒學生觀察一下,能否有簡便的算法,再計算。

  全班交流

  4、填寫下表(p.60第6題)

  填完后著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赡苡械那闆r:

  (1)加數(shù)都是200,加的數(shù)越大,和越大;被減數(shù)都是200,減的數(shù)越大,差越小

  (2)把兩個得數(shù)加起來,結果都是400,把兩個結果相減,結果分別是20、40、60……

  對于后面這種想法,老師可結合字母算式來算一算:

 。╝+b)+(a-b)=a+b+a-b=2a,所以結果都是400

 。╝+b)-(a-b)=a+b-a+b=2b,所以結果都是2個b

  四、布置作業(yè):

  第60頁第2、5題

《運算律》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并能運用法則進行有理數(shù)加法的運算。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的探究過程,深刻感受分類討論、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

  2.動手、發(fā)現(xiàn)、分類、比較等方法的學習,培養(yǎng)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師生合作交流,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獲得數(shù)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2.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yǎng)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3.培養(yǎng)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樹立合作意識,體驗成功,提高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及運用

  教學難點

  異號兩數(shù)相加法則

  教具準備

  powerpoint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XX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在南非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32支球隊為全世界的球迷送上了一場完美的足球盛宴。

  小組循環(huán)賽中,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積分最多的兩支隊伍進入十六強。積分相同時,凈勝球多者為勝。

  以B組為例,進入十六強的是阿根廷和韓國。

  國家賽勝平負得分阿根廷韓國希臘尼日利亞再以A組為例,A組積分榜,國家賽勝平負得分進球失球凈勝球烏拉圭+40墨西哥+3-2南非+3-5法國+1-4師:從A組積分榜可以看出墨西哥和南非的積分相同,那么究竟應該確定哪個隊進入十六強呢?此時則需要計算各隊的凈勝球數(shù)。你能列出計算各隊凈勝球數(shù)的算式嗎?

  學生看圖表,思考問題。

  學生列出計算凈勝球數(shù)的'算式。利用世界杯的例子,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體會學習有理數(shù)加法的必要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會學習有理數(shù)運算的必要性。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探索新知

  師:凈勝球數(shù)的計算實際上涉及到有理數(shù)的加法。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

【《運算律》教案】相關文章:

《運算律》教案03-05

運算律教學總結01-06

乘法運算律教學反思精編01-31

0的運算教案01-22

運算教案范文03-09

混合運算教案03-27

《0的運算》教案04-04

交換律教案03-25

運算定律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