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guān)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說明順序和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了解“生物入侵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不速之客──貓鼬”。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zhàn)場,對這場“戰(zhàn)爭”作一番考察。
二、整體感知
。薄⒔處煵シ耪n文朗讀,學生認真聽讀課文,獲取相關(guān)信息:
、磐ㄟ^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guān)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谱髡甙词裁此悸穪砀嬖V我們這些知識的?
明確:⑴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tài)學家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采取相應措施。
、盘岢鰡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局部揣摩
。úシ琶襟w資源中的課件中“課文練習”部分。)
四、合作探究
。、以組為單位,根據(jù)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并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fā)思考:預防、治理、利用。
五、總結(jié)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城市或鄉(xiāng)村“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據(jù)統(tǒng)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nóng)林業(yè)經(jīng)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huán)保,人們頭腦中閃現(xiàn)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huán)境的警鐘再次在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對這一現(xiàn)象予以關(guān)注,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對生物入侵的認識,從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語文教案 篇2
一、說教材分析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nèi)容是詩歌《夢》,適合大班幼兒學習,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夢》。教材選自《幼兒教育》95年第6期第16頁。那么,我為什么要選擇教學安排以外的教材呢?一是因為這首詩歌為讀者創(chuàng)設了一種優(yōu)美、溫柔的夢境。它無論從意境還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為向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二是因為這篇作品想象神奇美妙,能使幼兒從巧妙的構(gòu)思中獲得豐實的美感。大班幼兒由于詞類范圍的擴大,思維的不斷發(fā)展,他們分析理解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所以,我把這精煉而形象的語言,優(yōu)美的意境及飽含豐實的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大班幼兒,這也就是我在反復慎重的比較挑選教材的過程中,最終確定詩歌《夢》作為說課、執(zhí)教內(nèi)容的原因。同時,也給自己提供了一次創(chuàng)造性地選用教材,提高自己駕馭教材能力的機會。
這首詩歌通過對優(yōu)美、溫柔夢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歌頌美好生活的
心愿。緊緊圍繞這一中心思想,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我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yǎng)、知識三個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具體是:
。ㄒ唬┫蛴變簼B透熱愛珍惜美好生活的教育。
。ǘ┌l(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及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ㄈ┮龑в變涸诶斫庠姼鑳(nèi)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朗誦。豐富詞匯:柔柔的、甜蜜。
精讀這首詩歌,不僅為其優(yōu)美的意境所感嘆,而且更為作者構(gòu)思的美妙所嘆服:小花被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舞,樹葉有了被撓癢的感覺,這些擬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更接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孩子們都喜歡穿漂亮衣服,小女孩更喜歡跳舞,且多數(shù)孩子都有被大人撓癢的經(jīng)歷。課題的重點在于如何引導幼兒在理解這些內(nèi)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詩歌。詩歌中的結(jié)尾說到:不,這不是夢,這是真的。為什么做了那么多美好的夢,又說這不是夢呢?難點就在這兒,即如何滲透思品教育就是課題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為使幼兒體驗詩歌中的語言、意境的優(yōu)美和豐實的情感,結(jié)合語言活動自身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欣賞、講述和談話進行教學。詩歌本身就含有諸多美的東西,它可以喚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濃厚興趣和求知欲望,給幼兒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時一味地讓幼兒重述語句,那幼兒就會學得索然無味。為了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突出"如何引導幼兒理解詩歌"這一重點,我借用電教手段,利用配樂詩歌錄音的形式,并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自制投影片,將音樂、詩歌、畫面三者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刺激幼兒的視覺、聽覺感官,這種目有所見、耳有所聞的方法,能讓幼兒自發(fā)地帶著愉悅、好奇之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妙境界之中,它所呈現(xiàn)出的視聽效果,不僅可以豐滿詩歌本身的魅力,而且對于引導幼兒積極地欣賞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看和聽,幼兒很快就可以體會到詩歌中動人的語言、鮮明的形象,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摯熱情感。所以,我選擇了視聽同步欣賞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為了引起幼兒欣賞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欣賞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欣賞的能力,教師就需要運用語言的速度、語言的變化、感情色彩和敘述的條理性,通過口頭語言生動地講述以恰當?shù)谋磉_不同情節(jié),引導幼兒分析理解作品內(nèi)涵,使幼兒獲得鮮明的表象和概念,所以講述法為另一種教學方法。以上兩種方法相互并存,是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解決教材重點的有力手段。在突破教材難點"為什么說這不是夢"時,采取談話法。因為談話法是通過師生之間相互交談來進行的,由于能相互交談,有問有答,因此能把較復雜,幼兒難以理解的問題化為若干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階梯式問題,對開拓思路,激發(fā)幼兒有系統(tǒng)的思維,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有較多益處。此外,還有表演法,幼兒個個愛表現(xiàn)自己,當幼兒的情緒受到感染時,我?guī)в變哼M行即興表演,你演給我看,我朗誦給你聽,一起將詩歌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幼兒的'興趣會非常高。
根據(jù)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主要運用直觀、形象且便于演示的投影片和配樂詩歌錄音磁帶作為主要教具。
三、說學法指導
詩歌教學中教師容易重復述而輕欣賞,其結(jié)果,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時間少,機械復述占用了大部分時間。那么,文學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學形式的美便消失在機械復述之中。眾所周知,欣賞文學作品是幼兒園文學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幼兒如何去欣賞,欣賞的程度如何,既檢驗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學習這首詩歌時,我注重為幼兒提供會欣賞的學習方法,也就是會傾聽。為了避免幼兒在反復的欣賞中注意力分散或產(chǎn)生厭煩情緒,采用了多種形式。如:安靜欣賞教師朗誦;播放錄音,幼兒閉目欣賞;視聽欣賞等。培養(yǎng)幼兒這種良好的自覺地傾聽習慣,為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對于作品中那些重點的語句,教師對照畫面,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景幫助幼兒分析。幼兒看著色彩鮮艷的畫面,聽者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這種良好的語境,啟迪了他們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從中也孕育著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兑(guī)程》中明確指出: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為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就問題的設計著重從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進行究因性、假設性、連問的提問方式。根據(jù)幼兒的個體差異,依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采用積極鼓勵,正面教育的方法因人施教。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看、聽、想、講,培養(yǎng)幼兒的有意注意、認真傾聽及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教案 篇3
一、課前透視。
這篇童話故事主要寫兩只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文章語言輕快活潑,深受兒童喜愛,通過讀文學生領(lǐng)悟到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一年級學生對新奇事物好奇心強,又非常喜歡小松鼠,所以課文內(nèi)容強烈的吸引著他們。另外學生以前有一定的識字和朗讀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方法遷移,培養(yǎng)他們自主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 “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huán)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yǎng)活動。
三、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四、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
2、學生繪畫用具及搜集的有關(guān)小松鼠的資料。
五、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腥肱e偶。
1、猜謎語:
(1)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小松鼠有關(guān)的童話故事。
2、啟發(fā)談話:
(1)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誰能說說他是什么樣的`?(板書:松鼠)
。2)你們對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書:松果)
(4)小松鼠和松果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ǘ⿲υ捚脚_。
1、自學。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2)自己想辦法解決。
。3)指名讀文:
①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á谧鹬貙W生個性需要,激發(fā)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逐步養(yǎng)成獨立識字的能力。
2、識字。
(1)出示生字詞:說說你在哪見過他們?你是怎樣記住的?
。2)結(jié)合文中句子認讀詞語,教師相機引導:
、俾、活潑:讀文中的句子。我們同學中誰是這樣的孩子?
、谌绻、總:讀文中的句子。你還能用如果說句話嗎?
、圩植浑x詞,詞不離句,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生字詞。
3、朗讀。
(1)重點指導2~4自然段:從哪里看出小松鼠聰明活潑?學生思考讀文。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練習讀文。
、俳處煼蹲x。
、趲熒、生生分讀陳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話。
。3)采取多種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充分讀文感知,體會小松鼠的情感變化,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
4、討論。
。1)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小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為美,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意識。
(三)寫字。
1、認讀“以、后、更”三個字。
2、征求學生意見找出最難寫的字:
(1)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寫。
(2)引導學生掌握書寫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寫字能力。
(四)評價。
1、評教師:老師范寫的字請同學評價。
2、生互評:
。1)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如果不滿意可以重新書寫再達等級。
(2)師生互評不僅培養(yǎng)學生對寫字的評價能力,還提高了審美情趣。
第二課時:
。ㄒ唬⿲υ捚脚_。
1、復述。
。1)反復讀文:練習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2)指名復述: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先鼓勵學生交流適合自己的復述方法,如果復述實在有困難,教師再引導學生按照上面的順序進行復述)
采用適合學生的方法開展復述競賽,積累并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2、繪畫。
。1)想象思考: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呢?
小組討論互相議一議,說一說。
(2)以“畫未來”為題:
、賹W生自由的畫一畫,可以畫想象中未來的松林,也可以畫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來。
、谕卣箤W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ǘ⿲嵺`。
1、有條件的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一棵小樹。
2、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些小動物?
(1)請上網(wǎng)或到課外書中查一查。
。2)課內(nèi)外緊密結(jié)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注意挖掘課外學習資源 ,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查找搜集資料的能力。
。ㄈ⿲懽。
1、觀察:學生自己觀察“主、意、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心”的寫法,學生練寫。
3、展示:
(1)小組內(nèi)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2)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激發(fā)寫字的愿望。
。ㄋ模┰u價。
1、自評:說出自己寫的字中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
2、互評:
。1)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2)多種評價使學生學會審美,提高書寫的質(zhì)量。
(五)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1)主意:辦法。
。2)蒙蒙細雨:雨點很細小。
。3)茂密:文中指松樹林茂盛而繁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一、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二、復習生字,理解本課生詞,要求掌握:古怪、無憂無慮、盡職、閉息凝視、變化多端、生氣勃勃,會用任憑、生氣勃勃造句。
三、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敘述方法。
四、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課前準備]:投影幻燈機及課文配套的幻燈片。或用圖畫。
[課時準備]
第一課
一、導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新課產(chǎn)生親切感)。
哪些小朋友家里養(yǎng)過貓?你們仔細觀察過貓嗎?貓給你們什么印象?
敘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書),他非常喜歡貓,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課本上《貓》。
二、自學課文。
△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記號。
△: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
(讓學生抓住組成詞的關(guān)鍵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詞義)
△這篇課文中,寫了哪些貓?(大貓和小貓),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寫大貓的作為一段,把后面寫小貓的作為一段。小朋友再讀一遍。劃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課文第一段,主要寫大貓的什么特點?課文第二段,寫小貓的什么特點?把能概括它們這一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第一段: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第二段: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三、講讀課文。
第一段:
1.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當你讀到這一句時,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寫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兒呢?聽老師讀課文。
3.范讀第一段。
4.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jié),邊讀邊想:從這一節(jié)敘述的內(nèi)容里,我們看到了貓的'幾種不同的形象。
結(jié)合放幻燈,以及平日觀察,具體描繪一下貓的這些形象。每敘述一個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對貓的印象。
△(放幻燈①:貓在睡覺)學生敘述:貓很老實。(釋:無憂無慮)
△(放幻燈②:貓出去玩)學生敘述:貓很貪玩。
△(放幻燈③:貓等老鼠)學生敘述:貓很盡職。(釋:盡職)(突出:非┉┉不可┉┉)
(說老實吧,它的確┉┉;可是┉┉;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可是┉┉)
、僬f它老實吧
6.比較讀 這兩種句式語氣有什么不同?
、谒芾蠈
、僬f它貪玩吧
比較讀 再比較比較,體會體會
②它很貪玩
說它老實吧說它貪玩吧,我們體會體會,這種語氣給你什么感覺?(并不完全這樣)
7.根據(jù)板書指點:
說它 老實(可是)貪玩
貪玩(可是)盡職
指點:說它老實,它是乖,可是,它又貪玩;說它貪玩吧,它是貪玩的,可是,它又盡職的。所以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些就是貓的古怪的表現(xiàn)之一。
啟發(fā):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根本談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實呀,乖,貪玩呀,盡職呀。但是作者為什么這么寫呢?(作者愛貓,覺得貓像頑皮可愛的小孩似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樣就把作者愛貓的感情表達出來了)
8.指導朗讀。現(xiàn)在我們看,誰能把作者對貓的愛表達出來。
9.繼續(xù)往讀,貓又怎么古怪,這一節(jié)中,你覺得哪幾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節(jié)內(nèi)容的,把有關(guān)的語句劃下來,準備自己講書。
(可劃的詞語: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它若是不高興,一聲不響。)
這一小節(jié)請小朋友自己讀讀、想想、講講。例如層次怎么分,詳略怎么樣運用的什么表現(xiàn)手法,用詞造句,甚至標點符號的作用都可以講。
自己講書要點:
(1)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后面用了冒號,表示下面寫貓的溫柔可親。
(2)高興時的溫柔可親是詳寫的,不高興時一聲不響,寫得簡略。
(3)寫高興,著重寫了貓的不同叫聲。突出有關(guān)詞語:
長短不同
豐富多腔 變化多端
粗細各異
(4)貓并無高興與不高興之分,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貓的感情。
10.指名讀第二節(jié),要把你們剛才講的冒號、層次、感情,用停頓和語調(diào)表達出來。
四、鞏固詞語。
任憑、無憂無慮、溫柔可親、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古怪,從中挑出兩到三個,寫出貓給你的印象。
五、各自練習背誦一、二兩節(jié)。
語文教案 篇5
一、說諧音性歇后語
1、引言: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頭用語。它淺顯易懂,語言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
2、讀歇后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小蔥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3、介紹:歇后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說的時候往往只說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隱去,讓聽的人去猜測,所以叫歇后語。以上六組是諧音性歇后語,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俏皮風趣的表達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組都是諧音性歇后語,看哪一小組猜得又對又快?
A一連三座廟──
B石頭蛋腌咸菜──
C隔著窗戶吹喇叭──
D關(guān)公打噴嚏──
5、宣布答案:A妙(廟)妙(廟)妙(廟);B一言(鹽)難盡(進);C名(鳴)聲在外;D自我吹噓(須)
6、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每個小組都搜集了不少諧音性歇后語,哪一組先來出題?
7、小結(jié):歇后語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和發(fā)揚。
二、諧音笑話
1、讀一讀。2、交流:看了笑話,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結(jié):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否則會成為笑話。
4、講述:前一階段搜集到的諧音笑話。
三、漢字的起源
1、指名講述:《倉頡造字》的故事。
2、介紹:“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由倉頡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個時期創(chuàng)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創(chuàng)造活動。
3、交流: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還有許多傳說呢。哪一組給大家講一講?
4、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默讀《“冊”“典”“刪”的來歷》。你還知道其它漢字的`來歷嗎?
5、以小組為單位介紹。6、認讀課后的十個生字。
四、暢談收獲: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呢?
教學后記:
第四課時《倉頡造字》與《“冊”“典““刪”的來歷》
一、閱讀《倉頡造字》
1、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幾節(jié)課綜合性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這些有趣的漢字是誰創(chuàng)造的?你們想知道嗎?
。病鍟n題:倉頡造字。
。场⒆詫W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旁跊]有漢字之前,人們怎樣進行交流?
、苽}頡怎樣造字?
。础⒂懻摻涣。
5、拓展課外:
同學們,倉頡造字知識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有倉頡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也不可能在一個時期創(chuàng)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活動。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還有許多傳說,誰能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講一講。(指名介紹)
二、閱讀《“冊”,“典”,“刪”的來歷》
1、師導入: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讀讀課文,說說“冊”,“典”,“刪”這幾個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自瀆材料:
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讀懂。
。场⒅该f說這幾個字的來歷。
。础⒛氵知道哪些字的來歷?
。▽W生匯報搜集的資料。)
三、認識課后生字
四、總結(jié)
同學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學會了制定活動計劃,還通過搜集各種大量的資料,感受到了祖國文字——漢字的有趣,認識了漢字的起源。我們的收獲可真大啊。我們還要繼續(xù)進行綜合性學習,進一步了解漢字,加深對漢字的熱愛。
五、課外實踐:搜集查找,整理資料
。、形式:⑴書面匯報。⑵合作匯報。⑶制成演示文稿匯報。⑷出示實踐活動展版或編小報匯報。2、以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匯報展示。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設想
1、課文內(nèi)容分析
《憶讀書》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同學講述有關(guān)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理論性的說教。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同學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fā)同學對于讀書的興趣。而冰心先生這篇文章卻另辟蹊徑。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身談活,一下子抓住了同學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身親身經(jīng)歷的講述,讓同學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生長,直到文章結(jié)尾得出結(jié)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同學的心中,讓他終身難忘。
2、要達到的課標要求
通過學習這一課,我們的目的是:
、偌ぐl(fā)同學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
、谂囵B(yǎng)同學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坼憻捦瑢W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3、教學方式采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同學更大的想像、發(fā)揮空間,培養(yǎng)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老師提供創(chuàng)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可由與書相關(guān)的名人名言、俗語或謎語導入。
例如:
謎語
千層寶典一翻開,
黑白縱橫一排排,
歷代住事它記載,
知識沒它傳不開。
名言:
1、書是傳達知識的工具。
2、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閱讀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朗讀文章,遇到生字生詞可查字典或在小組內(nèi)商討解決。(約7分鐘)
活動目的:
讓同學了解文章內(nèi)容,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養(yǎng)同學快速閱讀的能力。
2、問題搶答。(可以小組為單位,優(yōu)勝組給予褒揚)
。1)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么?
。2)哪些內(nèi)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同學的團隊精神,調(diào)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同學快速篩選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僮x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谧x書可以擴大知識面。
、圩x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協(xié)助。
④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師生座談
設計說明:(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輕松的話題,課堂形式可以采用圓桌會議來安排,這樣不只有利于同學陳說自身的見解,也有利于在開學之初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相互的親近感)
1、為了活躍氣氛,教師可先帶頭講一下自身的讀書體會。
2、同學之間交流發(fā)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引導)
和課堂發(fā)言實例:
同學1:看了冰心奶奶寫的《憶讀書》后,我也有了自身看法。我想說一說小時候看的第一本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剛一看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關(guān)羽、諸葛亮……。我最佩服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三氣周瑜,借東風大敗曹操,真是讓人佩服不已,從那以后,我就經(jīng)常看歷史故事,對我國的歷史也就略有了解。
同學2:我也認為看書比看電視好,書里面寫的優(yōu)美的句子、情節(jié),在電視中是無法表示出來的。只有自身體會。我還記得,老師給我們朗誦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寫“月光灑在那一片葉子和花上……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多美的描寫呀!我覺得我的欣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學3:就是,多讀書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協(xié)助。我上小學時,媽媽經(jīng)常給我買各種書籍,比方:《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小同學作文》,各種報紙雜志,我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級時,我的作文還獲得全國小同學征文競賽優(yōu)秀獎呢。
語文教案 篇7
【內(nèi)容簡析】
本課寫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讓學生讀后懂得要愛科學、學科學,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輔以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踐,在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撈、拴”等生字,會寫“府、拴”等字。
2.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打撈鐵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撈鐵牛的過程和結(jié)果嗎?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牛》。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把生字標出來。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還不懂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老師。
3.(出示生字卡)開火車檢查認讀生字。重點指導“陷”字的右部“?”。
4.自由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不錯字,讀得流利。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并用序號標出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范讀課文(或借助錄音機),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小組討論: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匯報歸納,教師隨堂點撥,指導朗讀。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樂園教案06-08
語文教案02-24
語文教案03-07
語文教案03-08
語文教案03-02
語文教案03-04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