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538,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特黄又色牲交视频免费…,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05 12:14:2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語文教案優(yōu)選(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語文教案優(yōu)選(9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交流中,了解新詩的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了解8個古代文人,會認10個生字。

  3.積累本單元表示顏色的詞語。

  4.仿照例子寫詩歌。

  5.積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學重點詞句段運用(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仿照例字寫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并積累名人名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交流中,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了解8個古代文人,會認10個生字。

  導入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在這一單元里,我們感受到了詩歌中的美麗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很享受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單元的語文園地,走進詩歌的樂園吧!【出示課件2】

  _、交流平臺

  1.本單元學習的課文中,都是現(xiàn)代新詩,讀讀下面的幾位同學的交流,想一想新詩有什么特點呢?我們先來聽聽同學們有什么高見吧!【出示課件3】

  小雨:我很喜歡本單元的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很有節(jié)奏感。

  小博:詩歌常常表達了詩人獨特的感受,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因此,語言表達也很獨特,如陽光是“綠的”,出示交流內容,找出表示現(xiàn)代詩歌特點的詞句,學習和概括新詩的特點。

  寂靜是“朦朧”的,小草“炫雄”著新綠。

  小如:詩歌往往飽含著真摯的情感,如“永不漫滅的回憶”和“我只躲到你的懷里”,讓我體會到詩人對母親的深深依戀。

  2.請同學們把上面表示現(xiàn)代詩歌特點的詞句用"”畫出來。

  3.學生交流。

  學生反饋練習情況,教師評價指導。

  教師總結評價,點撥指導:【出示課件4】

  (1)現(xiàn)代詩朗朗上口,很有節(jié)奏感。

  (2)詩歌表達詩人獨特感受,蘊含豐富的想象,語言表達獨特。

  (3)詩歌表達著真摯的感情。

 。ò鍟盒略姷奶攸c:有節(jié)奏感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感受真摯的感情)

  4.小練習:

  請同學們從本單元的幾首新詩中,找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看看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示例:【出示課件5】

  從《綠》中“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睂懗隽嗽娙藢Α熬G”的獨特感受,表達了詩人喜愛春天,喜愛大甘海的思想感情。

  A《白樺》的"毛茸茸的枝頭,雪繡的花邊瀟灑,串串花穗齊綻,潔白的流蘇如畫!斌w會到作者對白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生字,指名領讀。

 。2)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糾正易借生字讀音,組長記錄小組同學的發(fā)現(xiàn)。

 。3)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教師小結。前鼻音“淵、韓”,后鼻音“孟、仲、龔”。

  2.學生小組討論,根據(jù)自己所查找的資料,說一說你對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板書:認識古代文人)

  3.教師小結,指導:【出示課件

  7、8、9、10、11、12、13、14】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o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稱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陶淵明:(352或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礻柌裆H。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xiàn)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o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龔自珍:龔自珍(1792—1841),字瑜(se)人,號定庵(an)o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群山館,又號羽球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3、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解了現(xiàn)代詩歌的特點,認識了幾個古代文人,認識了10個生字。請同學們課下再好好復習一下這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本單元表示顏色的詞語。

  2.仿照例子寫詩歌。

  3.積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一、導入課文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語文園地”,來認識一些表示顏色的詞語。

  二、詞句段運用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寫顏色的句子,和同學交流。(板書:描寫表示顏色的短語)

  1.出示:【出示課件16】得更具體、生動。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仿佛涂上銀霜,披了一

  身雪花。

  白霧與遠天晴天空連在一起,晶白中透著淡藍、青

  蒼,一碧萬頃。

  那草灘的綠,綠得嬌嫩:那菜花的黃,黃得蓬勃:

  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么醉人。

  2.讀一讀這些加點的部分。

  3.說一說,這些部分分別描寫了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

  教師小結,指導:

  這些詞語都是表示顏色的短語。

  4.這些描寫顏色的短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顏色描述得非常細致、具體、生動。)

  5.你還知道哪些帶有這樣表示顏色的短語的句子?

  示例: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暉中,閃著晶亮的雪花。

 。ǘ┳x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仿照著寫一寫。

  【出示課件17]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仿照寫一寫。

  這些事一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是怎樣的可愛呢!

  融冶的風,

  飄揚的衣袖,

  靜悄的心情。

  1.指名學生說一說,這兩個片段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處?

  2.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選代表班內展示。

  教師總結:加點的部分是結構相同的“的”字短語。

  (板書:仿寫新詩"的”字短語)

  2.仿照加點的部分,照樣子寫一寫。

  示例:

  這些事一

  是永遠不忘記的畫面:

  陽光下的花園,

  濃濃的樹蔭下,

  奶奶的故事。

  三、日積月累

  1.出示名言,學生嘗試讀一讀。

  出示:【出示課件19】

  詩和音樂一樣,生命全在節(jié)奏。一朱光潛

  詩是人類向未來寄發(fā)的信息,詩給人類以朝向理想

  的勇氣。——艾青

  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寧靜中回憶起來

  的情感!居咳A茲華斯

  2.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些什么?

  3.教師講解:

 。ò鍟宏P于詩歌的名言)

  4.小組內交流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選代表展示自己對這些名句的理解。

  (1)第一句,朱光潛是說詩歌的特點是“節(jié)奏”感很強。

  (2)第二句,艾青說的是詩歌的作用,能“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勇氣。"

 。3)第三句,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的是詩歌能夠表達情感,表達的是強烈的情感。

 。ò鍟涸姼璧淖饔、特點、表達情感)

  5.把這些名句再來讀一讀,相互交流,看誰讀得最好。

  6.自己練習背一背,再抄寫一遍,積累下來。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解了描寫顏色的短語,學會仿寫新詩,積累理解了幾句名言。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學會正確運用這些詞句。

  語文園地【出示課件20】

  現(xiàn)代詩的特點:有節(jié)奏感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感受真摯的感情認識古代文人,學習生字

  描寫表示顏色的短語:細致、具體、生動

  仿寫現(xiàn)代詩:“的”字短語

  關于詩歌的名言:詩歌的作用、特點、表達情感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交流平臺”交流展示了詩歌的特點:有節(jié)奏感,豐富的想象,獨特的感受,真摯的感情!白R字加油站"了解古代文人,學習并積累生字。“詞句段運用”欄目提供了兩部分內容,其一積累表示顏色的短語,了解如何把復雜的顏色表達清楚,其二是根據(jù)片段仿寫詩歌:讓學生先感知,最后學生練習,這樣學生才能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實感受到這些詩歌片段的精妙!叭辗e月累”欄目讓學生先感知名言,再討論交流大意,這樣記憶就深刻一些。趁此機會,多讀多寫,日積月累的成效就會更鮮明。

  不足之處:學生通過學習,基本達到了本課的教學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優(yōu)秀生的表現(xiàn),忽略了學困生的困難,今后一定注意到這一點。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掌握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fā)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精彩”、“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具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課文錄音、鋼琴曲。

  3、香港風景圖片。

  4、練習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二、學習第1節(jié)

  1、課文的第1節(jié)向我們交代了香港是我國的南大門,有哪些景點,是課文的總起。

  誰來說說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讀一讀第1節(jié)。(生齊讀第1節(jié))

  三、學習第2-5節(jié)

  1、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

  我們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選幾處有代表性的景點游覽一下。迷人的沙灘中我們選淺水灣,著名的公園中咱們就去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中我們就去銅鑼灣。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們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板書: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

  2、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2-5節(jié),盡情地游覽一下各個景點。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自己先讀讀,再讀給四人小組的同學聽,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學給他評議評議。(四人小組學習,輪流讀、說)。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游覽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說)

  請你讀一遍,讀出這種感受。

  第2節(jié):迷人、舒服。

 。1)談感受,指名讀第2節(jié)。

 。2)你從哪里看出淺水灣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細、陽光和煦、金色)

 。3)作者僅僅用了“浪平沙細、陽光和煦”就描繪出了一副美妙的畫面,〈淺水灣圖1〉看,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淺書灣圖2〉瞧,每逢節(jié)假日,迷人的沙灘吸引來多少游客。人們在沙灘上游玩,有什么感覺呢?(舒服)

  人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感受呢?請大家輕讀第2句話,去大膽地想象,認真地體會。(生自讀句2)

 。5)誰來帶著這種感受說一說。

 。ㄒ驗槿藗儭,感到舒服極了。

  人們之所以感到舒服極了,是因為他們——。)

 。6)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讀 愿意讀的讀)〈配上鋼琴曲〉

 。7)練背課文(自背指背)

  〈出示課文填空〉

 。 ),( )的淺水灣是( )。每逢節(jié)假日,人們( ),( ),( ),( ),真是( )。

  第3節(jié):(舉世聞名,精彩)

 。1)說感受,指名讀第3節(jié)。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獅的表演非常精彩?

 。ㄓ械摹械摹械摹械.……)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3)看,海豚,海獅表演開始啦!〈海豚圖〉這些海豚在干什么?(嬉水游戲)海豚和海獅有的頂球,有的鉆圈,有的舉重,有的嬉水跳躍,還有的呢?(生想象說)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會——(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紹給小伙伴嗎?

 。ㄉ氄f 同桌互說 指名說)

 。6)小結: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第4節(jié):(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

 。1)說感受,指名讀第4小節(jié)〈車圖〉

 。2)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你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重點理解:

  A、“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小結: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B、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C、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整體圖〉讓我們把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讀出來。(齊讀第4節(jié))。

  (3)誰能看著這幾個詞語,把第4節(jié)背出來。

  (鬧市口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

 。ㄗ跃 指背 齊背)

  第5節(jié)(三句比喻句)

  (1)夜幕初垂,輕風徐來,站在太平山山頂,美麗的維多利亞灣夜景盡收眼底。請同學們看,請同學們聽。

  〈夜景圖1、2、3〉(第5節(jié)課文錄音)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指名說)

 。舻暮Q蟆獰舳啵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有靜有動,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這么美的夜景,真是——(美不勝收)

  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給大家。(指名讀)

  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四、學習第6節(jié)

  1、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華,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板書:無比璀璨)

  2、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yōu)槲覀兊淖鎳鴵碛羞@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驕傲、自豪、喜愛……)

  3、請你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第6節(jié)。(齊讀第6節(jié))

  五、總結:

  一天的香港之旅結束了,我們乘坐返航的飛機即將離開香港,看著機艙外燈光閃耀的香港,你最想說些什么?(指名說)

  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未來更美好!〉(齊讀)

  六、作業(yè)

  在回家之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

  1、(背誦課文)向家人、朋友介紹香港。

  2、(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香港旅游小指南,要求圖文并茂。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版s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單元要求是初步了解文章敘述的順序,更好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從教材的整體安排上看,本單元的單元要求是對上一單元要求學生把握課文中的事例的進一步強化,為下一單元抓住重點語句進行理解做鋪墊。在課文的講解中,我將注重文章字句的理解分析,為下單元的單元目標打好基礎,同時也會重視引導學生對文章敘述順序的理解感受,并能應用到寫作上。

  《麻雀》一課主要敘述了受母愛驅動的麻雀在幼兒千鈞一發(fā)之際毅然落到幼子前面,保護幼子免受“龐然”的獵狗侵害的故事。在故事中,無論是獵狗還是“我”都被麻雀強大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精神深深震撼,最后“我”喚回獵狗,走開了。作者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麻雀和獵狗對峙的場面,突出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同時也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和敬佩。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仙鶴小學四年級(1)班全體學生。四年級處于第二學段的中后期,四年級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也能大概理解課文內容,概括課文大意。但由于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基礎可能會相對薄弱,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如糾正字詞讀音、寫字筆劃順序等。四年級學生多數(shù)比較活躍,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分享關于動物的故事、麻雀的認識和關于母愛的故事,在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記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生字詞,能準確的`寫出生字詞,同時能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通過對文章分層次來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并達到通過對文章敘述順序的理解記憶復述課文的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能理解麻雀飛下來保護幼子的原因,能理解作者對母愛的贊美和敬佩,并能說說自己對于母愛的感悟,或關于母愛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文章中生字詞的字形字義、文章中一些描寫性詞語的作用、文章敘述的順序

  教學難點:麻雀不能“安然站在樹上”的原因

  教法學法

  教法:采用多媒體為手段,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為主,朗讀為輔的教學方法。

  學法: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勾畫圈點、討論等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插入圖片、音頻等多媒體素材。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記憶字詞的意思,并能正確地聽寫出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描寫性詞語在文章的表達效果,能在寫作中合理運用此類詞語。

  2、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中描寫性詞語的表達效果,并能合理運用。

  3、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對學生提問身邊的動物,引出“麻雀”。

  “同學們,我們身處一個物種豐富的大自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種動物無奇不有。那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我們最常接觸的動物有哪些呢?”

  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引導到本篇課文的主人公“麻雀”,后可引導學生對麻雀進行描述,開篇先形成麻雀的具象。

  教師小結并引出課文:“通過同學們的踴躍發(fā)言,我們都知道了麻雀是種小小只的、平凡普通的鳥類。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麻雀,正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的主人公。(板書題目)說到這里同學們可能會有疑惑,明明麻雀很平凡普通,但老師為什么說它不平凡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課文,共同尋找它‘不平凡’的原因!

 。2)檢查預習

  出示字詞PPT,先讓個別學生讀字詞,再全班齊讀,教師重點提醒容易寫錯認錯的字詞。

  出示詞語PPT,提問學生字義,在PPT上出示標準字義。

 。3)課文朗讀

  要求學生把剛剛出示的詞語義代入文章理解朗讀。

 。4)課文講解

  “在讀過一遍課文之后,同學們對文章中的哪個句子最印象深刻?或者說最喜歡哪一句?我們請幾位同學來和我們分享一下這些句子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原因!

  學生分享原因。注重引導學生對句子中的動詞或形容詞的賞析。

  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看法,開始課文講解。

  教師逐句講解文章,對含有描述性詞語的句子重點分析,突出講解這些詞語在文章中的表現(xiàn)效果,同時推導出這些詞語可以用在寫作的哪些方面,如描寫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形容詞“呆呆地”可以用在人物的形態(tài)描寫上。

  教師小結,明確:

  這篇文章中有許多描寫性的詞匯,它們在文章中起著增強表現(xiàn)力、使描寫更生動以及突出有關事物的特征等作用,在寫作和口語交際中要學以致用。

 。5)總結課堂

  在這篇新課文中,我們學習了一些新的字詞,同時還在課文中找出了許多有趣生動的描寫表述語言,這些描寫性的詞語在文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靈活運用這些詞語,讓自己的習作更加生動。

  (6)布置作業(yè)

  抄寫新字詞,完善詞語花籃。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乚、乙”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

  教學教法應用:

  小組討論法,質疑問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圖畫、膠水(或磁石)

  教學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追利惖膱D畫,你們想看嗎?你覺得這幾幅圖怎么樣?(播放四季景物的課件,然后定格四幅圖。)

  2、選擇一幅你最喜歡的圖畫,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指名回答問題。(教師板書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構成了一年的--“四季”(學生答后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圖片入手,引導學生從圖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就有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配樂詩朗誦

  那么,這么美的`圖畫,要是配上一首兒童詩,一定會更棒!(配樂兒童詩朗誦)這首兒童詩就在我們的課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們一樣朗誦出來? (課件配樂朗讀,按喇叭鍵)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激發(fā)讀課文的欲望)

  三、初讀課文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再數(shù)一數(shù)課文中有幾句話,把它讀通順。

  (設計意圖:讀中識字,讓學生通過讀,掌握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四、檢查反饋:

  1、 這篇課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該注意,能給大家提個醒嗎?

  (課件按學生的提醒顯示生字,字上面紅色顯示4個偏旁“月、雨、口、禾”)

  如: “葉”、“圓”的音節(jié)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秋”、“就”的韻母是iu,不是iou。

  2、比賽讀:

  (1)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交代比賽規(guī)則:你最喜歡讀哪一小節(jié),最有把握讀好它,就選哪一小節(jié)參加比賽。

  (3)指名參賽。(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每段請2—3個學生

  (4)點評:你認為哪位選手讀得最棒,能說出他好在哪兒嗎?

  (意圖: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促使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質疑問難 隨機學文 (課件返回上一圖 隨機點擊圖顯示課文)

  1、在課文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交流反饋 根據(jù)學生質疑隨機重點引導學習一句,扶一放三,使其能舉一反三

  如句1:

  學這一句就得引導解決以下問題:

  (1)“草芽”指什么?

  草芽不會說話,課文中為什么寫他對小鳥說他是春天?再有感情讀課文

  草芽為什么對小鳥說他就是春天?你認為還有什么可以說自己是春天?

  (2)用“是——”練習說話 (課件點擊“是”,“是——”字閃爍)

  而其他3句略學:只解決什么是“谷穗” 、“鞠著躬” 、“一挺” 、“頑皮”?

  (設計意圖:解學生所疑,急學生所需。以探究學生的疑問為教學目標,展開學習,并隨機引導學習課文,既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主動學習;又能在幫助解決重難點的同時,根據(jù)課文四個段落相似的特點,采取舉一反三的教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受到高效。)

  課間操。

  六、欣賞、背誦

  結合圖,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好朋友背、加動作背)背出熱愛四季、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七、嘗試創(chuàng)作

  課文用四個小節(jié),短短的幾行就把四季的景色描繪得那么生動。小朋友也很了不起的,讓我們也來學學課文的樣子,來描繪一下這些美麗的圖畫,好嗎?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播放音樂),并仿照書上的句式向你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畫。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以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地參與學習活動。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荧@取。以讀帶講,體現(xiàn)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xiàn)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朗朗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盡情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八、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保護自然,使四季更美)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

  板書設計:

  四 季

  春 夏 秋 冬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朗讀,體會文本語言之美。

  2、在朗讀中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五花山顏色豐富之美。

  【教學重難點】

  品讀關鍵詞句,在朗讀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說你所見到過的山是怎樣的

  (高大的,綠綠的,雄偉的,險峻的……)

  2、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瀏覽一座非常美麗奇妙的山,它叫五花山。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瀏覽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

  (位置?名字的由來?長什么樣?)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1)讀通讀順課文,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碰到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2)邊讀邊感受,五花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五花山是座怎樣的山?你用簡單地說說自己的印象嗎?

  三、字詞引入句子篇章

  1、冒、嫩嫩的

  1)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嫩字?什么東西可以說是嫩嫩的?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春天的句子

  文中說什么是嫩嫩的?芽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嫩嫩的冒感受芽兒的鮮嫩可愛,不知不覺地探出了腦袋)

  春天的.五花山有怎樣的色彩?板書:淡綠嫩黃

  3)指導朗讀,女孩子齊讀(輕輕地,溫柔的)

  2、綠油彩、染

  1)提示:染讀第三聲。綠油彩是什么?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夏天的句子

  如果是春天是淡淡的綠,那夏天的綠應該是怎么樣的?板書:濃濃綠意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濃濃的綠意?雨點兒真的能被染綠嗎?

  3)指導朗讀,男孩子齊讀(綠的氣勢逼人)

  4)師總結:不管是春天淡淡的綠,還是夏天濃濃的綠,都讓人賞心悅目,這讓我們想起了一句詩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3、杏黃、熟透、紫絨幕布

  1)提示:以杏黃鞏固園地知識(鵝黃、湖藍、火紅等)。

  熟是一個多音字,在口語中念(shou),在這里念(shu)。

  紫絨幕布這個詞語的確很難讀,因為它由好幾部分組成。意思是紫色的,用絨布做成的布簾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秋天的句子

  3)秋天的五花山又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讀第四自然段

  四、細讀秋色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用橫線劃出文中描寫秋天五花山顏色的詞語,選擇最喜歡的一種顏色句子仔細讀一讀

  2、你最喜歡哪種顏色?仿佛看到了什么?

  預設一:有的樹林變成了杏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枝頭掛滿了熟透的杏和梨。

  生活中你們見過什么東西的顏色是杏黃色?

  看到杏黃色,就想到了——(豐收)作者用到了聯(lián)想

  引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豐收的喜悅)

  預設二:有的樹林變成了火紅色,風一吹,樹林跳起舞來,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躍。

  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它的美?作者為什么要把樹林比作火苗呢?

  寫樹林跳舞非;顫、輕快。誰能讀出這種感覺?

  預設三:翠綠——寫出松柏不畏嚴寒。能讀出堅定的語氣嗎?

  紫紅紫紅——注意重復紫紅這個詞,顏色濃烈。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朗讀展示

  3、運用朗讀方法,自學其他幾句并交流

  4、如此多的顏色,用文中的一個詞說是“五顏六色”

  5、如此令人陶醉,讀第六自然段,揭示五花山的名字由來。拓展延伸作者及其家鄉(xiāng)的五花山。

  五、拓展

  1、五花山擁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和色彩,粗心的作者忘記寫上冬天,你能替作者寫寫冬天的五花山景象嗎?

  2、面對四季風景各異的五花山,瀏覽于其間的你,想說什么呢?想怎樣贊一贊這眼前的景呢?板書學生用到的好詞

  六、結課

  五花山的宜人景致讓我們流連忘返,希望五花山的美留在你的心里,生活中處處點點的美也伴隨你的周圍。

  七、板書(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

  春來 淡綠嫩黃

  夏至 綠意濃濃 五彩繽紛

  秋到 五彩繽紛 絢麗多彩

  冬臨 冰天雪地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暢地朗讀。

  2、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3、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學會多角度客觀地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體會語言的精妙。

  逐步培養(yǎng)學生客觀認識社會,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教學難點 :

  逐步培養(yǎng)學生客觀認識社會,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

 。ㄒ唬 導入 :出示狼的圖片,并開展成語接龍(帶狼的成語)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不夠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課文《狼》。

 。ǘ├首x并熟悉課文

  1、聽范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閱讀節(jié)奏。初步解決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再自讀課文(仿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關鍵字詞句考察

 。ㄈ 整體感知

  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逐步引導疏通文意,明確故事情節(jié)

 。ㄓ隼菓掷怯菤⒗牵

  (四) 討論賞析

  1、本文是人與狼之間的較量,人與狼誰更聰明呢?

  請用:我認為 更聰明,是因為 。 的句式來回答。

  2、 小組活動:文中有兩個形象,請選擇并扮演其中的一個形象,表演一段情節(jié)。(注意行動和心理)

  3、根據(jù)同學的表演,分別概括出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

  4、 面對課文,(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ㄎ澹┧季S拓展

  1、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它還是反面形象,是壞人的.象征,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惡嗎?拋開課文,聯(lián)系社會,我們對狼還有別的認識嗎?現(xiàn)在閱讀我們共同查找的相關資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過閱讀材料以及課外的知識積累,說說現(xiàn)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業(yè) 布置

  1、 以狼的角度用白話文改寫本文。

  2、 字詞句鞏固練習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合的寫法。

  3.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虛詞的用法。

  2.難點:

  (1)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合的寫法。

  (2)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學準備:

  1.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的電腦展示圖片。

  2.將課文的知識整理成PPT.幻燈片。

  設計思路:

  1.這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句式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位,體會文章的特點,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導學生自讀,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啟發(fā)引導。

  3.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樓導入

  同學們,我國古代的很多名勝古跡,大多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对狸枠怯洝烦蔀閷懢盃钗锸闱榈拿。今天,我們就來共同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二、電腦示圖解題,作者及文體簡介簡介。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jù)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們知道哪些?學生討論,多媒體出示。(《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等。)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幻燈顯示。)

  (1)積累詞語: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四字短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薄暮冥冥檣傾楫摧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把酒臨風喜氣洋洋

  (2)閱讀思考:

 、俜吨傺蛯懕疚牡木売墒鞘裁?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谡页霰疚闹袑懢暗腵句子,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郾疚牡闹行木湓谀睦?

  四、理解關鍵句(多媒體出示)

  1.哪些語句記載滕子京的政績?

  討論并歸納: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屬予作文以記之!敝小爸敝复裁矗

  討論并歸納: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哪些句子寫岳陽樓大觀?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全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為什么略寫岳陽樓之大觀?

  討論并歸納:前人之述備矣。

  5.第二段哪兩句話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討論并歸納: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6.描寫洞庭湖陰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討論并歸納: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7.描寫洞庭湖晴天景色。

  討論并歸納: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8.遷客騷人悲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9.遷客騷人喜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0.“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之為”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2.“進亦憂,退亦憂!敝小斑M”、“退”各照應什么?“進亦憂”、“退亦憂!备髡諔裁?

  討論并歸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3.作者的闊大胸襟,政治抱負?

  討論并歸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警句、名句、勸勉滕子京的話、主旨句、中心句、觀點)

  五、分析重點段

  1.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3.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l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6.提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說明“古仁人之心”的內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問后而警句出現(xiàn),給人印象極深。

  六、表現(xiàn)手法

 。1)對比

  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陰天景色遷客騷人的悲

  晴天景色遷客騷人的喜

 。2)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七、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

  八、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三題。

  2.選用本課的《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設計

  1.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語言表達方式?

  2.解釋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錢幣乞之

  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3.“二者之為”指上文所說的()()兩種心情。

  4.“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運用了()修辭方法,分別指()和()。

  5.與“是進亦憂,退亦憂”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是天時不如地利也C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D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退”指()。

  7.找出這段文字中反映課文主旨的句子。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冰心老人的一篇關于如何讀書的文章,內容簡單扼要,又明白淺顯。初一上學期就接觸這樣的文章可以說是很好的,因這可以借此來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閱讀課外書籍。學習本文可以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各部書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學生分析:

  學生剛上初中,一下子面對那么多的學科,對于初中的學習生活可能還不大能夠適應,引導他們如何學習那是很重要的。但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學習和閱讀的經(jīng)驗,可引導他們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學習和閱讀。此文較簡單,適合學生自己閱讀。引導學生聯(lián)系平時讀書的實際,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讀書情況作一次總結,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后面推薦的名著,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還可引導學生進行積累有關“讀書”和有關“書”的格言。

  設計理念: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總目標提到: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還提出“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在階段目標中又提出了“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惫蕯M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出文章的內容要點。

  2、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讀書實際,加深對讀書的認識。將自己收集的有關“書籍”和“書”的名言拿出來交流。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詩引入: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本詩通過比喻揭示:成功來自艱辛的奮斗的道理。(激勵青年努力學習,艱苦奮斗。)

  二、課前準備:

  摘錄有關“讀書”或“書”的名言。

  將它們拿出來交流。分小組,各小組先檢查一下準備情況,然后討論所摘錄的是否符合“讀書”“書”的范圍。然后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出來。

  教師小結:其實這些名言正如冰心老人告訴我們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作業(yè):

  1、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哪些內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3、抄寫本文的字詞及整理出五條有關“讀書”和“書”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分析新課:(本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討論整理)

  1、本文的主要內容。(結尾一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讀書有哪些好處呢?試著概括一下。

  “讀書好”這是全文的重點。

 、贂猩鷦拥墓适虑楣(jié)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谧x書能擴大知識面。

 、圩x書對寫作有很大幫助。

 、茏x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

  3、“多讀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4、“讀好書”在冰心看來又應是如何的?

  三、就課文中出現(xiàn)的名著來讓同學們說說他們所知道的內容。

  如有關于《水滸傳》中的人物名稱及其綽號。

  有關《紅樓夢》中人物命運。

  有關《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分類。等等。

  四、讓同學發(fā)問。

  作業(yè):

  片段作文訓練: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一本好書如同與高尚的人交談,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本書,仔細品讀,你或許會有獨特的讀書體驗,或許會產(chǎn)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體驗寫下來,與人共享。

  要求1、題材不限,題目自擬。

  2、字數(shù)2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本文內容淺顯易懂,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課文中的一些書籍學生平時較少接觸,了解的東西少,所以在第二節(jié)課時就比較難上。我就將該部分的內容轉為請同學講講自己看過的,記憶深刻的書或一篇文章。這樣一變學生的熱情就來了,一改剛才死氣沉沉的狀態(tài)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甚至自己站起來搶著向同學敘述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的內容。有描述櫻桃小丸子的任性,有的.則描述蠟筆小新的調皮淘氣,有的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水景色,有的則描述自己家里的可愛的小貓小狗……我看了這樣的情形不禁暗暗高興,不按已定的教案來上課那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課堂上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能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雖然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但我在另一個方面上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并能夠將自己所讀到的文章說出來與大家共享。這就在不同程度上體現(xiàn)了《課標》中“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這個目標。但課后還要多引導學生去閱讀,特別是閱讀一些名著,加深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像中國的四大名著,文言文較多,學生看起來較難懂,可以先引導他們去讀讀簡單的兒童版,然后再引導他們讀讀原著,這就可以加深他們對內容的理解。

  片段作文訓練是為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做好準備的,有的同學就做得很好,能夠及時的完成,而有的同學卻沒有完成。從中可以看出有完成的同學是有所思考的去讀書,讀過之后才有所得;沒有完成的同學可能是沒有去看什么書或者是看了卻沒有思考結果是寫不出來。看來,不僅要引導同學去閱讀,更要教他們如何閱讀,讀后應做什么。

  不足之處:在課堂的導入方面相對來說較難,如第一課時的導入可以換成俗語或謎語來導入如: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請打一物)謎底為書。而第二課時則可以用同學們沒積累到的有關書的名言來導入。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提問:你讀過寓言故事嗎?你能舉例說說嗎?

  小結: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講道理。寓言就是用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寓言二則》,二則就是兩篇的意思,

  齊讀:揠苗助長 守株待兔

  現(xiàn)在我們學習第一篇《揠苗助長》。板書:揠苗助長 (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圈畫生詞

  2、指讀課文,糾正讀音

  3、課件出示,認讀生詞

  三、細讀課文,領悟寓意。

  1、課文寫的是誰?干什么?結果怎樣?

  2、這個種田人為什么要這樣做?你是從那些詞語中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課后讀讀想想

  理解巴望、焦急的意思

  3、這個種田人使用的辦法好不好呀?為什么?

  4、課件出示: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呢?小組討論、匯報。

  5、這個人的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四、小結

  1、歸納、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guī)律,不能違背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2、我想對種田人說……

  板書設計:

  起因:想讓禾苗長得快些

  揠苗助長 經(jīng)過: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做事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規(guī)律

  第二課時

  一、課件出示,這幅圖用哪個詞語?

  1、板書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再來學習這則寓言故事

  2、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

  2、課件出示(竄出來 樹樁 撞死 鋤頭 莊稼 樂滋滋 )指名讀,齊讀。

  3、質疑:根據(jù)這個課題,你能想到什么? 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三、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在文中找到畫下來?

  匯報:

  板書:莊稼全完 野兔沒來

 。ㄒ唬┭凶x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么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畫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比較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

 。3)朗讀指導

  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像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

  (4)小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沒等到野兔呢?

  2、理解“竄”,“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這么慌亂地從樹林里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fā)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每天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知道?能給 “樂滋滋”換一個詞嗎?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兒撞上的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再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ㄈ┈F(xiàn)在,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么,請你把自己想說的話交流交流。

  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ㄋ模┎贾米鳂I(yè)

  板書設計:

  白撿野兔 高興

  守株待兔 丟下鋤頭 幻想 別把偶然當必然

  再沒撿到 一場空

  莊稼全完 愚蠢

 。ㄎ澹┱n外閱讀:

  公雞真聰明

  公雞在路上遇見了狼,狼暗暗高興,心想:可以吃到雞肉了。

  狼問:“好朋友,你上哪兒去?”

  公雞說:“看朋友去!

  狼問:“我們倆一起走好嗎?”

  公雞說:“怎么是兩個?后面還有一只狗呢!”

  狼一聽,趕忙逃走了 。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04

語文教案[精選]11-23

語文教案(精選)10-28

語文教案02-06

語文教案02-09

語文教案02-09

語文教案02-0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1-21

《語文園地》教案11-09

語文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