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選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恼Z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及新詞,認讀9個字。
2、能從“威武”、“勇敢”、“昂首挺胸”3個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理解描寫大白鵝的句子,并能體會有關句子表達的情感。
5、了解大白鵝是個漂亮、可愛、勇敢的小動物,感受“我”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大白鵝是個漂亮、可愛、勇敢的小動物,感受“我”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描寫大白鵝的句子,并能體會有關句子表達的情感。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及新詞,認讀9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家都見過鵝嗎?你能說一說你見過的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樣的嗎?
二、新授:
。ㄒ唬┏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只怎樣的大白鵝,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Y1]?
5、匯報:
1)美麗的大白鵝。
2)勇敢的,聰明的大白鵝。
3)可愛的,雄健的等等。
6、那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書中畫一畫。
7、匯報。
8、那么你喜歡這只大白鵝嗎?簡單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理由[Y2]。
9、下面讓我們先把這課文的生字解決一下,以便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理解這只大白鵝。
。ǘ⿲W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頸例
3)重點指點字形:昂博
2、指名再讀,讀正確。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四)練習朗讀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
三、作業(yè):必做: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展開想象,理解描寫大白鵝的句子,并能體會有關句子表達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大白鵝是個漂亮、勇敢、可愛的小動物,感受“我”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了解大白鵝是個漂亮、勇敢、可愛的小動物,感受“我”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能展開想象理解描寫大白鵝的句子,并能體會有關句子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東張西望神色慌張張嘴振翅兩眼圓瞪
2、比較聽寫,說一說這些詞語是形容誰的?你能用這些詞語來說一兩句話介紹鵝嗎?
二、新授
讀題引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5、鵝課文中給我們介紹了一只什么樣的鵝呢?快讀一讀書吧。
。ㄒ唬┠x課文,思考:你喜歡這
只大白鵝嗎?為什么?邊讀邊批畫。
。ǘ﹨R報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漂亮機靈勇敢
1、漂亮第一自然段(略)
2、第二自然段(下蛋、機靈)圍繞“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涼西瓜還高興”展開
過渡:你是從那里感受到它的機靈的?
。1)我想:這家伙真是個機靈鬼兒,下完蛋還用草蓋上,準是怕別的東西傷害它的“寶寶”吧!“寶寶”為什么要加引號?這是一句比喻句。看到這么機靈的大白鵝下完蛋還能用稻草蓋上,我心里怎樣?(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涼西瓜還高興)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這句話。
(2)它東張西望,神色慌張,一會兒鉆進雞窩,一會兒又跑出來嘎嘎的叫,最后蹲在雞窩旁的一堆稻草上,才平靜下來。一系列的詞語把一只緊張不安的.大白鵝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你能當一當這既緊張不安的大白鵝嗎?看到這么機靈的大白鵝,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涼西瓜還高興)
(3)除了因為看到機靈的大白鵝,我心里比三伏天吃涼西瓜還高興,還有什么原因使我這樣高興呢?(下蛋)出示:!一個比我拳頭還大的雪白的蛋露出來了。
。4)大白鵝的一舉一動全掛著我的心,同桌分別讀讀描寫“我”和大白鵝的句子。
3、第三自然段(勇敢的都黃鼠狼,保護雞群)圍繞“大白鵝面對黃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頸高叫了兩聲,好像一位得勝的將軍!
過渡:大白鵝因漂亮而惹人喜歡,因機靈而可愛,是什么原因讓我覺得大白鵝更可愛了?
。1)出示:我望著這位勇敢的英雄,覺得大白鵝更可愛了。
。2)語言渲染:那是個晴朗的夏夜,碧藍的夜空中有滿天的小星星,我們早已睡了,鵝照例睡在雞窩旁,周圍十分安靜。突然,一陣雞的叫聲把我驚醒,我側(cè)耳細聽,沙沙沙,好像有什么在搏斗似的。我一骨碌爬起來沖向雞窩。
!。。。。。。指導學生讀出黃鼠狼的兇樣。
(3)面對兇惡的敵人,大白鵝怎么做的?(大白鵝伸長脖子,喘著粗氣,張嘴振翅,兩眼圓瞪,為我極了!猛然間,它用嘴對準黃鼠狼猛啄過去。那家伙急忙向院外逃竄。雞得救了。)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當一當這只勇敢的大白鵝,做做動作體會朗讀。
(4)你們覺得大白鵝像什么?出示:大白鵝面對黃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頸高叫了兩聲,好像一位得勝的將軍。你聽出它在說什么嗎?打敗了敵人它多么自豪都讀讀這兩句。
。5)大白鵝不僅漂亮、機靈,而且勇敢,所以我望著這位勇敢的英雄。。。。。。
三、質(zhì)疑
四、回顧全文
大白鵝因漂亮而可愛,因機靈而可愛,因勇敢而可愛,讓我們再到課文中尋找那只可愛的大白鵝吧!
五、作業(yè):
1、課文中的大白鵝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文中摘錄描寫大白鵝的句子或詞語寫在積累本上。
2、你生活中肯定也見過有趣、可愛的小動物,用你喜歡的方式展現(xiàn)。(可以通過繪畫、等方式)
板書設計:15、鵝
漂亮
可愛機靈下蛋
勇敢
語文教案 篇2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都寫過作文,每當老師講評作文時,你的心情怎樣?
2、是的,在老師講評作文時,同學們有的喜、有的憂。今天,我們就和小作者一起來學習略讀課文——《老師讀作文的時候》。
3、讀題質(zhì)疑。
1)、讀了這個課題,你的心里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2)、想要解決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打開書,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試讀課文,提出要求:
畫出生字詞。
讀順句子。比較難讀的長句了反復讀幾遍。
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出示本課的生字及詞語認讀。
出示詞語:
圖釘橡皮筋揣著驕傲賭氣飄飄裊裊戰(zhàn)戰(zhàn)兢兢
蘊藏范文
開火車讀——齊讀——再試著寫幾個。
平平淡淡認認真真戰(zhàn)戰(zhàn)兢兢飄飄裊裊
指名學生讀以上詞語,教師注意及時正音。
體會:平淡——平平淡淡,哪個詞語的語氣更強烈?
是的,我們在以后的說話和寫作中,恰當?shù)厥褂眠@類疊詞,可以使我們的語言更豐富,更有感染力。
誰能再試著說幾個?
教師隨機板書。然后全班齊讀,積累。
三、細讀課文,交流體會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
大家讀得很好,課文的內(nèi)容,仿佛寫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情,所以,老師想請大家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某個人物,走進文章,細細體會。
2、理清課文的思路。
以三條線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這篇課文人物比較多,我們可以按照人物來理清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從老師這條線看,老師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課文中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2)從“我”這條線看,“我”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彎化?“我”又是怎樣做的?誰來讀讀這些句子?
。3)從“同學”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前后又有什么變化?
3、引起這一切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向老師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時候不念“我”的名字。
4、閱讀感悟,指導朗讀。
仔細品讀“我”與老師的一段對話。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
小作者為什么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們怎樣讀出這種語氣?
“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為什么這一句話用上這么省略號?我們應該怎樣讀?
四、角色互換,情感體驗
小練笑:“我想對說……”
同學們,相信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你覺得課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學生?“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對課文中同學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
五、介紹作者,激發(fā)寫作
1、簡介作者。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文中這個會寫文章的小女孩,后來成為我國著名的散文家。(簡介作者)
2、交流
同學們,故事里的人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們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樣,每個人都能寫一手好文章,讓老師念每個人的文章,念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本課積累的好詞抄在摘抄本上。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A.識記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春》教學設計2。
B.理解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D.綜合通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于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E.通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養(yǎng)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zhì)培養(yǎng)目標:F.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要讓孩子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范例,給學生以啟發(fā)。適當?shù)攸c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jié)構(gòu)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為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春》教學設計2》。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jié)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fā),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边@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那么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jié)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詩的筆調(diào),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贊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范讀、疏通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薄(bó)煙黃暈(yùn)
蓑(suō)衣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
六、布置課后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聽故事,說一說,猜一猜,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
2、欣賞故事,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3、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聽故事,看圖理解故事情節(jié)。
難點: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太冷了天上會怎么樣呢?
(下雪)
出示課件雪景
師:下雪天我們可以怎么玩呢?雖然我們這兒不是太冷,所以下雪的機會也比較少,但是我們有些小朋友冬天有去過仙女山、金佛山這些地方,在那里就可以玩雪。
(堆雪人)
出示玩雪課件
師:"小朋友們,今天你看誰到我們班來了?"
(雪孩子,雪人)
"雪孩子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會是什么事情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誰?發(fā)生什么事啦?
(3)雪孩子去哪里了?
(三):運用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1.課件出示,提問:兔媽媽要干什么去呢?
(找吃的)
兔媽媽為了不使小白兔感到孤獨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兔媽媽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讓他和小白兔一起玩。他們又唱又跳,玩得很開心。)
2.出示課件,提問:小白兔睡著后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一點也不知道。)
3.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飛快地跑進去,將雪孩子抱出來。)
4.欣賞課件,提問:救出小兔子后,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去哪里了?變成了什么?為什么?
(四)復述故事。
1.看圖片講述故事。
2.幼兒跟著課件連貫講述。
3.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課后小結(jié)
這是一個多么勇敢的`雪孩子啊,為了救出小白兔,自己卻沒命啦。雪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表示----舍己救人。雪孩子是一個舍己救人的小英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縫”,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裁縫和顧客對話時的語氣,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復述故事。
過程與方法: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透過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默讀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試著續(xù)編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知人物特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興趣。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發(fā)想象的興趣,會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寫本課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知道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初步感受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解題導入。
1.課件出示裁縫店圖片,學生觀察欣賞。
2.教師講解“裁縫”和“顧客”。
“裁縫”是指裁剪、縫制衣服,后來指以制作或拆改衣服為職業(yè)的人,是以人體為依據(jù),通過測量制定服裝型號規(guī)格,合理使用原輔料進行服裝裁剪、縫制的人員!邦櫩汀笔侵傅讲每p店定做衣服的人。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一個有關裁縫和顧客的故事。
3.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提問:(1)什么是“慢性子”?(2)什么是“急性子”?
“慢性子”做事遲緩!凹毙宰印比菀准、脾氣急躁。那么,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個“慢”一個“急”,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
設計意圖:
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重點詞語揭示課文題目,提升學生對課文題目的多元理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勾畫出的生字和詞語。
3.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
(1)我會讀。
箱(xiānɡ)夸(kuā)歪(wāi)承(chénɡ)
袖(xiù)襯(chèn)衫(shān)負(fù)
泄(xiè)藝(yì)裁縫(fénɡ)縫(fènɡ)隙
、僦该醋x生字。
、谔崾:“承”“襯”“衫”是翹舌音,“襯”“衫”是前鼻音,“箱”“承”“縫”是后鼻音。“縫”是多音字。
、蹖W生利用生字組詞。
(2)詞語解釋。
耐心適合納悶羨慕不耐煩合時
驚訝惱怒提醒
近義詞:耐心——耐煩適合——恰當
納悶——疑惑合時——適時
驚訝——驚奇惱怒——憤怒
提醒——指示
反義詞:耐心——厭煩納悶——明白
羨慕——討厭驚訝——鎮(zhèn)定
惱怒——高興提醒——隱瞞
、僦该x詞語。
、趯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理解的詞語。
③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大家討論。
(3)寫一寫。
性子布料交貨笑話大方夸獎道理
實在提前服務襯衫負責名聲手藝
感動
、僮x詞語,注意生字的寫法。
②提示:注意“夸”“藝”最后一筆的寫法。
③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提示易寫錯的`地方。
設計意圖:
提示生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寫字,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運用近義詞、反義詞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
(1)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為什么?
(2)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想一想:在不同的時間里,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
2.討論交流。
(1)在冬天,急性子顧客為了做一件棉襖,跑了好幾家裁縫店。這一天他來到慢性子裁縫的店里,說明來意,最后確定就在這家店里做棉襖。可是,從第二天起,他三番五次更改要求,想盡快穿上新衣服,慢性子裁縫每次都答應他的要求,因為他把急性子顧客的布料放在柜子里,還沒有開始裁料呢。急性子顧客知道后非常驚訝、惱怒,氣得瞪大了眼睛。
(2)表示時間的詞語。
板書: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過了一天
故事發(fā)生在冬天,第一天……第二天急性子顧客要求把棉襖改成夾襖,第三天他要求把夾襖改成短袖襯衫,又過了一天,他要求把短袖襯衫改成春裝。那么,第一天做了什么呢?讀讀課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寫了第一天發(fā)生的事情。
設計意圖:
從“有趣”入手,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弄懂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讀對話,體會特點。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顧客是個急性子,裁縫是個慢性子。
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句子。
(1)“我想做件棉襖。我已經(jīng)跑了三家裁縫店了。第一家說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問我有沒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師傅倒是強些,但他最早也要到開春才能交貨。我可等不及,都沒讓他們做。告訴您,我和別的顧客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急的顧客。請問師傅,您準備讓我什么時候來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顧客說出了來這家裁縫店的原因,急切地詢問取衣服的時間。體會破折號、省略號的作用)板書:做棉襖
(2)“裁縫又補充一句:‘不過,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縫不慌不忙地回答了取衣服的時間。做一件棉襖要一年的時間,是有點兒慢)
(3)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么慢啊!”(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顧客的動作和語言,裁縫的回答讓他出乎意料。把句子中的“噌的一下子”去掉好嗎?讀讀,談談體會)
(4)“我和別的裁縫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啊!(裁縫承認自己是個慢性子)
(5)“那就算啦,我還是去找剛才的師傅吧。”顧客夾起布料就要走。(顧客不滿意裁縫的回答,打算去找剛才的師傅)
3.分角色朗讀對話。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對話,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總結(jié)歸納,留有懸念。
急性子顧客一連走了三家裁縫店,都嫌做棉襖的時間太長,來到慢性子裁縫的店里,訴說了自己的苦衷,希望這家店能很快給他做好棉襖,讓他穿在身上,結(jié)果慢性子裁縫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他夾起布料就要走。他走了嗎?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讀句子,透過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復述故事。
3.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發(fā)想象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指名朗讀。
2.上節(jié)課我們品讀了裁縫和顧客的對話,體會到了他們的性格特點。急性子顧客聽了慢性子裁縫的回答后很失望,夾起布料就要走。后來的事情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引出新授內(nèi)容。
二、品讀對話,體會特點。
1.學生讀描寫急性子顧客做出決定的句子:這位顧客歪著頭想了想,不得不承認裁縫說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兒就算說定了。
急性子顧客做出了怎樣的決定?(在這家裁縫店做棉襖。理解“不得不承認”)
2.慢性子裁縫是怎樣說服急性子顧客的?
(1)“依我看,我做的活兒最適合您這種性子的顧客啦!(裁縫看出了顧客的特點,所以說自己做的活兒最適合急性子顧客)板書:勸說
(2)“照您的性子,您肯定會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嗎?”(這句話說出了急性子的顧客拿到新衣服會立刻穿在身上。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肯定)
(3)“那么,您要是在別的季節(jié)拿到新棉襖,也不得不由著性子穿上?墒悄鸁o論在秋天、夏天還是春天穿一件棉襖,人家都會笑話您的。我呢,決不會讓人笑話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觀大方的新棉襖的時候,大家還會圍著您直夸獎,甚至羨慕您呢!(先說在秋天、夏天或春天穿上新棉襖會讓人恥笑,再說“我”不能讓人恥笑您,要讓人們夸獎、羨慕您。理解“無論……都……”“非但如此”)
3.分角色朗讀課文第8~13自然段。
4.小結(jié):通過朗讀課文,我們知道了在冬天,裁縫店里走進一位顧客,這位顧客要做一件棉襖,通過他的言談舉止,裁縫看出他是個急性子,于是勸說顧客把做衣服的事說定了。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們采用了什么方法呢?(總結(jié)學法:讀對話,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對話,感悟人物性格特點?偨Y(jié)學習方法,是為了讓學生運用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三、依據(jù)提示自讀自悟。
1.出示表格。
2.默讀課文,填寫表格。
3.出示多媒體課件(棉襖、夾襖、短袖襯衫、春裝圖片),交流匯報表格里填寫的內(nèi)容。
第二天,急性子顧客要求把棉襖改成夾襖,裁縫答應了;第三天,急性子顧客要求把夾襖改成短袖襯衫,裁縫答應了;又過了一天,急性子顧客要求把短袖襯衫改成春裝,裁縫又同意了,并說明他還沒有開始裁料呢。這時急性子顧客驚訝、惱怒了,裁縫提醒顧客說自己是慢性子。
板書:把棉襖改成夾襖沒說的把夾襖改成短袖襯衫沒問題把短袖襯衫改成春裝沒裁料
4.第四天了,急性子顧客的布料還在裁縫的柜子里放著,裁縫還沒有開始裁料,還提醒說自己是個慢性子。急性子顧客知道后,驚訝、惱怒地瞪大了眼睛,這時,他會說什么呢?
板書:沒裁料提醒驚訝惱怒
5.指名讀描寫第二天、第三天、又過了一天的句子。
6.自由朗讀全文,在小組內(nèi)復述課文。
設計意圖:
運用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復述課文,深入理解內(nèi)容,感受想象的趣味性。
四、回顧總結(jié),續(xù)編故事。
1.這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急性子顧客到慢性子裁縫的店里做衣服的經(jīng)過,故事一波三折,生動有趣。讀了故事,我們感受到了想象的樂趣。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簡要地介紹給大家嗎?板書:想象
2.出示課后選做題,在小組里互講。
設計意圖:
回顧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復述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想象、續(xù)編故事,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了解史懷哲的人道主義思想。
二、引導學生具備博愛的品質(zhì),尊重他人他物的生命。
三、引導學生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尊重自己的生命。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介紹作者)
二、學生自讀了解作者在文中傳達的人道主義思想。(自讀——討論——總結(jié))
三、課文解析
1、作者傳達的思想:尊重生命(生命:有生存意志的、有價值的事物)
加深學生的理解,引導討論:從尊重生命的角度談談你對佛家語:“掃地不傷螻蟻命”和夏天人們無情滅蚊殺蠅行為的'看法。
2、作者認為應當如何做到尊重生命?
行善——愛護并促進生命,使其體現(xiàn)價值。(學生舉例:扶正被踐踏的小樹)
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懷著犧牲的精神提受難的人服務。(學生舉例:捐款)
互相信任,和平共存。(學生舉例:和談避免戰(zhàn)爭)
和睦相處,與人為善。(學生舉例:斡旋化解民族紛爭)
3、小結(jié):尊重個體生命——尊重群體生命——尊重全宇宙的生命
四、拓展延伸(學生討論——老師總結(jié))
1、關注社會
清華大學生劉海洋傷熊事件
初二學生殺母事件
關于取消死刑的提議
結(jié)論:提升思想認識,加強法制觀念,具備博愛品質(zhì),尊重他人生存權。
2、關注個體
上海交大碩士生跳樓自殺事件
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全世界自殺人數(shù)的統(tǒng)計數(shù)字
活著需要勇氣?死去需要勇氣?
結(jié)論:磨礪自我性格,增強承受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堅強面對生活。
課后小結(jié):本文教學效果相當好,能讓作者的思想融入生活,為學生點亮一盞心燈。
作者郵箱:**
語文教案 篇7
任務:1.積累雅詞2.讀寫訓練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單元課文概述。本單元選取的主要是有關文學藝術方面的文章,從中可以看出作家們對文學藝術的體驗和感悟,以及由此生發(fā)的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從而豐富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
板書社戲魯迅小說江南水鄉(xiāng)文化天真爛漫,童趣盎然
安塞腰鼓劉成章散文詩黃土高原文化豪放火烈,氣勢恢宏
絕唱劉鶚譴責小說齊魯鼓書文化跌宕起伏,千回百折
在聲音的世界里王蒙散文音樂藝術入耳牽心,移神動性
擺渡梁曉聲現(xiàn)代寓言作家的使命不惑不屈,真情實意
二雅詞積累(37)
板書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三月不知肉味于我心有戚戚焉
肆無忌憚 踱來踱去 大徹大悟 嘆為觀止 抑揚頓挫 鴉雀無聲 屏氣凝神
轟然雷動 五臟六腑 如泣如訴 時過境遷 左右逢源 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五體投地 戛然而止 彼岸作孽 嬌憨雍容 粗獷諧謔 豐贍亢奮 晦暗羈絆 燒灼冗雜
歸省行輩 攛掇鳧水 潺潺宛轉(zhuǎn)
用造句訓練,用的雅詞越多越好
三誦讀美段《社戲》中11,12段《安塞腰鼓》中7-10段,《絕唱》中5-7段
《在聲音的世界里》3段
第二課時
一雅詞寫用 肆無忌憚 羈絆 三月不知肉味
二美段閱讀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1.這段主要的描寫手法是描寫,從視覺方面寫;從聽覺方面寫;從嗅覺方面寫。
2.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3.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A.描寫了豐收在望的景物,歌頌了農(nóng)民們的辛勤勞作。
B.描寫了秀麗景色,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C.寫美的景色來陪襯船航行得快,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子弟劃船技術的高超。
D.寫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戲前急切的心情,表現(xiàn)了對江南美景的熱愛。
4.畫橫線的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山是不動的,動的.是船,作者采用的寫作手法是,其作用是。
5.“但我還以為船慢”表現(xiàn)出我的心情。
6.“似乎聽到歌吹了”是比喻句嗎?為什么?
7.“我”的心情從“沉靜”到“自失”是因為“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此句的意思是。
8.文中加點的“他”指哪種聲音:
9.在這兩段里,我心情是變化的,請在空格處簡要地寫出變化的過程:→→自失
10.第二段中的“那聲音”指的是第一段的。
11.“朦朧”一詞的原義是,詞性是,在這里當詞用。
12.這段文字中的“我”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我”是。
13.以上這段文字有不少帶“的”字的短語,從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短語中,選出不同類的一項。
A.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nèi)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
B.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
C.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
D.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
三仿寫
1,仿“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寫一句話,用比喻描摹一輛奔馳的車子。
2,仿照畫線句的句式,在空格處寫上兩個與前邊意思連貫的句子。(4分)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可以是一次適時的探望,一句善意的批評,一個親切的微笑,,……能為別人帶來開心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能為別人生活的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平常的人。
3,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介紹家鄉(xiāng)的蓮花落表演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本課在教材第36---51頁。文章講述了一位艱辛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形成純正、善良、高貴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構(gòu)造龐大的工程,描繪了這個母親內(nèi)心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舍的摯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二些生僻字詞的用法,能正確、靈活地加以運用。
2.了解小說的有關知識,明白作者如何通過這種體裁表情達意。
3.通過作者對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許多寫作手法來加強表達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確、靈活地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深情朗讀部分片段,并詳細講解這些內(nèi)容如何表達、升華作者的思想。
2.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課文中女主人公的作為。
3.組織討論,學生從自己的感受探討母愛的無私、偉大。
4.結(jié)合其它關于母愛的名篇,談如何從細微處來表情達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偉大,從內(nèi)心深處激起對母親以及其它親人的熱愛。
2.使學生能夠恰當、客觀地認識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以及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引導學生擯棄從社會中沾染的不良習慣與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理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有關常識,在此基礎上加以記憶。
2.體會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3.領會小說的巨大思想內(nèi)涵及其對于社會發(fā)展、民族進步的重要意義。
難點
1.理解課文中對陶影心理活動的描寫對于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過文中主人公來反映母親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舍的摯愛。
教學突破
1.運用儀器和設備,放映一些反映或表達母愛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過圖片來加強效果。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揣摩、領會作者的一些寫作手法,來感受這些手法的寫作技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第一課時課前,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提出預習內(nèi)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愛的圖片、音像等資料,如課文的朗讀帶、世界名片的錄像帶或者自己的能夠反映母親或其它親人的關懷的故事。
2.第二課時課前,教師搜集一些以“母愛”為內(nèi)容的文章,如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梁曉聲《年輪》片段,與本文進行風格上的比較。
學生準備
1.第一課時課前,嘗試有感情地閱讀這篇文章,標示出重讀的字詞,摘抄描寫陶影的心理活動的句子;主動查找并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2.第二課時課前,摘抄一些反映母愛或其它親人關懷的文章,認真體會,感受溫情。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結(jié)合創(chuàng)作背景,導入新課。
1.從描寫陶影的生活狀態(tài)的內(nèi)容入手,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母愛,進入新課。
2.朗誦教學,教學誦讀的基本技巧。
2.學習朗讀的技巧,在朗讀中初步體會小說的意境及其表達的情感。
3.設置問題,分組研讀。
3.探究動詞的使用效果,體會小說的內(nèi)涵。
4.分組描繪母親或其它親人的圖畫。
4.體會作者如何慢慢通過鋪墊表達情感。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新課(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描繪自己的母親或其它親人對自己的關懷。
1.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母親或其它親人對自己無私的關懷。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會賦予母愛不同的內(nèi)容,結(jié)合一些人對母愛的說法,導人新課。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集中反映母愛的片段,指導學生注意字音、停頓、重音和朗讀的技巧。
4.給學生兩三分鐘時間,默讀體會課文。
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寫母愛或其它親人關懷的句子,感受親情與真情。
3.在聽的過程中,糾正字音,劃出停頓和重音,初步體會這些句子所蘊涵的感情。
4.在心中默讀,體會小說的意境。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說出教師朗讀的句子表達了文中主人公對孩子的何種情感(教師及時補充和糾正)。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深入分析這些句子表達的情感,重點對坐車給孩子買票及訓斥孩子啃西瓜皮等細節(jié)進行講解,使學生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詞語從本身來說并無特殊之處,但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溫文爾雅”用在陶影身上似乎不妥當,但它卻恰恰說明了普通的母親為了孩子能夠養(yǎng)成好的品行,而對自己的超越和升華。提問學生如何理解“捺”的用法。
4.進行總結(jié),分析作者對于細節(jié)處理的妙處。
1.回答教師的提問:句子表達了陶影對琶子無私、偉大、真誠的母愛,表現(xiàn)了母壽內(nèi)心的蒼涼。
2.根據(jù)教師的講解,體會母親為了讓孩尋能獲得尊嚴,主動買票,為了讓孩子具有大家風度,全力以赴地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的良苦用心。(學生交流體會,補充答案)
3.討論回答:“捺”字把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具體化了,生動地寫出了母親所能感覺到的巨大責任感,更能刻畫一個普通母親心里的所思所想,對于深化主題、豐滿人物形象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4.通過教師的總結(jié),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體會作者細節(jié)處理的妙處所在,把握通過細節(jié)的處理來升華文章主旨的寫作技巧。
三、組織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根據(jù)對文章的理解,修改已繪制的圖畫。
2.結(jié)合課文,指導學生真正從內(nèi)心理解“母愛”的內(nèi)涵。
3.提醒學生注意:母親或其它親人的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實地表達出來,圖紙的許多內(nèi)容可以運用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勾勒出來。
1.小組進行活動,總結(jié)組內(nèi)同學對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繪制的圖畫。
2.通過教師的講解,真正理解“母愛”的內(nèi)涵,并對之有所感悟。
3.通過自己的感受和教師的提示,體會圖畫中的母親或其它親人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實地表達出來,可結(jié)合想象和聯(lián)想進行勾勒。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復習上次課知識,進入新課。
1.誦讀,復習上次課知識,進入本課。
2.學習課文。
2.引導學生學習文中前后所發(fā)生事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暢所欲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
3.研討作者對于陶影心理活動描寫的作用。
4.比較閱讀,教學生學習鑒賞小說的技巧。
4.比較教師所列其它文章與本文的異同,掌握比較閱讀的方法,學會遷移運用。
一、復習已學內(nèi)容,進入新的學習(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通過教師范讀、點名朗讀等方式,讀出重點詞、句子的音律,并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
2.提問學生是否了解文中所舉第三件事情的經(jīng)過,并請一個同學略述其經(jīng)過。
1.認真配合教師,在讀的過程中,溫習上次課的知識點,并感受作者的寫作技巧。
2.回答,踴躍略述其經(jīng)過,認真聽取教師的補充
二、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文童結(jié)構(gòu)(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問:前后事例就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區(qū)別在何處?
2.提問:作者為何特意舉出孩子到一位老奶奶那里量身高的事例,這樣寫有什么特別的作用?
3.總結(jié):這件事情應該說明母親心中的無奈與蒼涼,因為外部環(huán)境的力量強大,自己的力量微薄,辛苦構(gòu)建的防線這么容易被突破,而在公園里的一幕與此又非常相似。
4.組織學生討論,理解在課文中的許多獨特而形象的比喻的表達效果。
1.回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上幾件事情沒有將母親對孩子的感情升華,而在后幾件事情里,母子間的感情因為最后的結(jié)尾得到和諧統(tǒng)一,這就將感情升華了。
2.回答:作者主要反映外部的不良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所起的影響。
3.結(jié)合教師的分析,討論外部環(huán)境如何對人的成長與發(fā)展所起的作用,面對這些影響,如何趨利避害。
4.經(jīng)過討論,認識到在文章中綜合運用寫作手法對形象化表達作者所要刻畫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教師教給學生比較閱讀的方法,總結(jié)全文(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列舉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梁曉聲的《年輪》的部分內(nèi)容,引導學生比較閱讀這三篇同是反映母愛或親情的文章。
2.總結(jié)全文,并告訴學生小說的積極社會意義。
1.分組討論,主動探究這幾篇文章的區(qū)別:從內(nèi)涵創(chuàng)設、語言風格和主題思想三個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見。
2.小組交流學習心得,共同分享學習經(jīng)驗和收獲。
本節(jié)總結(jié)
這是一篇反映母愛無私、偉大的文章,雖然取自普通人的普通事,卻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和講解,學生基本能夠掌握比較閱讀的方法和小說濃縮人生精華的思想。教師在講解和引導的過程中應當與學生一樣,始終處在親歷人的角度,同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各抒己見,暢談對這篇文章的感受和體驗。小說的內(nèi)容紛繁、龐雜,抓住重點事例,是理解這篇文章的關鍵。
板書設計
一厘米
畢淑敏
買公共汽車票——啃瓜皮——買公園門票——量身高——請求領導講明真相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本文是刻畫偉大母愛的好文章。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說的學習一直講究體會和個人感悟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設置問題,推進學生的學習活動,并善加指導。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題內(nèi)涵、語言特色,而且要教會學生比較閱讀的方法,以便學生在日后的小說閱讀和鑒賞中學會遷移,進而拓展探究能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03-29
語文教案03-30
語文教案03-30
語文教案05-05
語文教案05-06
語文教案04-2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30
語文教案[精選]11-23
[精選]語文教案11-18
語文教案(精選)09-20